没有战斗的日子是枯燥的,是平淡的,却也是生机勃勃的。而对于根据地的百姓们来说,能在这个战乱的年代中,安稳的过上一年又一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就在鬼子忙着打通交通线的时间里,九分区所属的这些县城又迎来了一次丰收。没错,麦收时节到来,所有的水浇地上,一片一片一块一块的麦田,在阳光中反射着蜡黄的色泽,等待着人们的到来。
小麦这个作物吧,最佳的收获时间就是麦穗呈现蜡黄的时候。这时候小麦灌浆结束,颗粒饱满紧实,麦穗依旧挺立在秸秆上,麦盂也是紧紧的包裹着麦粒。此时下镰刀,不管是打捆还是找麦穗,都不容易脱粒,能尽可能多的把麦粒收入仓中。
跟以往几年的天灾不断不同,今年华北的气候比较不错,没有旱灾也没有水患,所以收成就格外的好!
而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赵大年还是邢卫国,都忙的是脚不沾地。
九分区没有可以继续攻击的目标,九分区的队伍训练完成,九分区五级兵力体系仅仅是在原北山根据地实行,并没有在整个分区推广开来。不过九分区的民兵体系跟乡村政府却是组建完全,百姓们都得到了有效的组织。
所以,这一次的麦收,全区的百姓们都是在分区领导层的关注之下进行的。
好吧,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在九分区这边,能够种植小麦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大的区域以及那几条河的沿河地段。这里真正多的作物还是耐旱的地瓜谷子这些。但是小麦可是主粮啊,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再怎么重视麦收工作都不为过!
不但是九分区这边,整个太行区,整个华北,这段时间的重点工作都是麦收麦收跟麦收!
为了保障麦收,就连在小陡岭这边接受训练的那些一分区的新兵们,也是放下了训练工作,投入到了麦收之中!
而为了保证麦收的顺利进行,保证麦收的百姓们不被城里的鬼子们出来祸害,特战队的同志们也没有闲着。
赞皇城,因为一分区的围困工作跟宣传工作,此时还住在城内的百姓已经不多了。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城内的百姓们但凡是在城外有亲戚的,都会接到亲戚传来的消息,劝他们出城居住。有时候,一分区的工作人员也会化妆进入城内发放传单,告知城外的情况,劝百姓离开。
到现在,城内除了实在是不愿意搬离的百姓,就是那些铁杆汉奸以及亲属了。
当然,鬼子伪军还在,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却紧守城池,大有一副跟八路死磕到底的姿态。而城内的这些鬼子跟伪军,就是前段时间元氏过来增援的那一批。当时鬼子有两支援军,高邑的被全歼了,这就让元氏的这些援军不敢离开赞皇。他们也怕离开后被消灭……
面对着这样一座不算空城的县城,特战队的同志们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
东门外,田川带着10个特训队员隐蔽在了一处田埂后,就给他们安排任务:“你们今天的训练内容,就是在600米外,对城墙上跟城门口的鬼子伪军进行狙杀!现在百姓们都在忙着麦收,眼看就要到城墙附近了,咱们需要保证鬼子伪军不敢冒头才行!好了,行动吧!”
能得到田川亲自教导的,都是正在进行狙击手训练的战士,这会儿正好是拿着伪军跟鬼子当活靶子的时候。这边的同志们分散开,而在县城的其他三个方向,特战队员们也是各自分开隐蔽,然后端起枪对着城门跟城墙,谁敢冒头就毙了谁。
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赞皇城外的枪声偶有响起,有时候还有掷弹筒或者迫击炮的炮弹落在城门或者城墙上。而这就造成了城内的鬼子不敢上城墙,或者上了城墙也不敢冒头的情况。至于说城门,鬼子连开都不敢开了,他们担心开了城门被八路给打进县城。
就这样了,一分区也担心百姓们白天干活被鬼子盯上,死伤一个可就亏大发了。所以在特战队封锁县城的第四天夜里,那三千多的新兵就手上挥舞着镰刀,腰间挂着草绳的出现在赞皇四周的农田边。
在一声低沉的命令声后,战士们镰刀挥舞的呼呼作响,刷刷刷的在麦田里四一收割。在镰刀队伍后方,腰力扎着草绳的战士快速的打捆搬运,再给后面推着小车的战士把麦捆给推走。前后不过半夜的时间,县城周围600米内的麦田被收割一空,只有麦茬暴露在空气中。
你以为这就完了?第二天晚上还得继续!不过这一次,却是三个战士们相互协作,他们拉着单轮的耧车,一个负责在前面引路,,一个负责拉车,一个负责在后面扶着……就这样一趟过去,一沟玉米也就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