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鬼子懵了,你管这叫八路?

就在轰炸之前,住在这些王八壳子里面的鬼子还有些不屑一顾,因为他们掌握的信息是八路很穷,跟要饭的差不多,所以他们很是安心:“大家都放心,八路没有那么多的重武器,根本就炸不开我们的工事,大家都等着立功吧!等八路进攻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的屠杀盛宴!”

小主,

然后……轰轰轰的爆炸声中,王八壳子不断的颤动。还别说,飞雷炮那么大的威力,竟然在第一轮的轰炸中,没有对王八壳子造成太多的破坏。

这主要是没有直接命中!随着一枚枚的大罐子炮弹在王八壳子周围炸开,鬼子堆在王八壳子周围的那些沙袋被炸飞,装满了沙子的汽油桶也被炸飞,原木的防护层也被炸飞。

然后,就是第二轮的轰炸,这次的轰炸,炮兵们掌握好了角度跟参数,5个飞雷炮的炮弹拍好了队的在穹顶上炸开,一层层的冲击波自上而下。

……王八壳子中十分的安静,哪怕穹顶被炸穿了,也没听到鬼子的动静。嗯,冲击波的震动中,鬼子们走得很安详……

王八壳子尚且如此,其他的那些砖石结构的,土木结构的工事更是挡不住长炮榴弹跟120重迫的轰炸,也是在轰炸中变的支离破碎。

见到如此场景,其他位置上的鬼子都吓蒙了,你管这叫八路军?这就是没啥重武器的八路军?(本章完)

古代的攻城战有很多的器械,也有很多的讲究,比如兵力对比跟消耗上,攻城的一方是格外吃亏的。所以,才有了一个说法,那就是攻城一方的兵力在不超过守城一方五倍的情况下,那就别打,因为攻城战的损失太大,兵力消耗不起!

孙子兵法也有兵力对比的说法,叫做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而在我军后来的各种作战中,关于攻城战的经验也有所总结,比如101就提出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他根据各种战役的成败总结出来的。

李月轩这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所以他也总结过关于攻城的一些原则,并且还写成文章报送给了总部那边。别怀疑,李月轩可以直接送文件给张部长那边,张部长那边当然也会转发……所以,这个原则么,嗯,嗯,就成了他提出来的……

而今天,邢卫国负责攻打阳泉,就采取了一点两面的兵力布置,也采取了三快一慢中的准备时间要长的“慢”字决。

为了打阳泉,北山支队的侦察兵们可是没闲着!因为对阳泉城的城市布局十分的熟悉,但是对于新来的鬼子们没多少了解,于是就有侦察兵化妆成老百姓进入城内侦查了鬼子的动向。比如兵力多少,伪军多少,侦缉队活动是否频繁,城内的防御措施如何,城外的防御措施如何等等。

根据侦查,鬼子把防御的重点放在了城东跟城北,城西的防御措施也有,但是不如其他两个方向。至于城南,就只有一道战壕跟一些土木的碉堡,兵力少,装备也少。这或许跟鬼子觉得南边有条河的原故,也或许是鬼子故意为之,具体原因不明,不过打了就知道了。

同样的,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邢卫国调动了分区炮兵团,调动了支队炮兵营,在侦察兵的帮助下重新测定距离等参数,还把放在仓库中的飞雷炮搬出来,让炮兵们给每一门炮都挨个打了一发训练弹,重新熟悉跟掌握。

然后,主力一团的步兵连迂回进入阳泉东边,主力二团跟一团的团部、炮兵连等在了桃河南边,编入了正面进攻的部队序列。

可别小看一团团部直属队。这会儿,一团的炮兵连正在对着阳泉城的防御工事猛轰,运输连在忙着输送物资,通讯队在保证通讯,侦察连,警卫连,那战斗力都是杠杆的!一旦需要强攻,这就是最好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