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办报

薄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便恢复了平静。他轻轻放下手中的书籍,站起身来,向巩永固微微拱了拱手。

薄珏的目光又转向了站在巩永固身旁的茅元仪,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向茅元仪行礼:“茅公,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果然,见到茅元仪后,薄珏立即同意与巩永固等前往松江府。

将薄珏安顿好,巩永固回到梅园,深感时间紧迫,命翠儿磨墨,拿起毛笔,蘸满浓墨,开始书写起一道道关乎江南未来的政令。

他郑重地写下了第一条政令:“由卢象观、崔恒三位携二十万两银子,率五千精锐梁山军前往应天,兴建江南总督府。此府为江南之行政中心,望二人勤勉工作,确保总督府如期完工,为江南的繁荣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卢象晋同行,负责接毕懋康来松江府!”

接着,巩永固又写下了第二条政令:“为推进江南地区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决定在青浦建立江南研究院。本督将亲自担任院正一职,与毕懋康、薄珏、贾望山等共同研究探讨科技。研究院将汇聚天下英才,每月为入院研究员发放二十两补贴,以示本督对学问之尊重与对人才之珍视。”

最后,他提笔写下了第三条政令:“为加强江南地区的军备力量,决定建立江南内军械所。薄珏、贾望山经验丰富,特任命其担任正副统领。望其能带领军械所研制出更多精良武器,为江南的安定与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写完之后,他第一次使用“总督江南关防”的大印。

随着这三道政令的颁布,巩永固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仿佛已经置身于江南未来那繁荣昌盛的景象之中。他兴奋地搓着手,立刻派人请来了徐孚远,想要了解一下报社的创办进展情况。

徐孚远匆匆赶来,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忧虑。

他紧紧握着一份尚未定名的报纸草稿,皱着眉头向巩永固汇报说:“巩大人,报社的筹备工作已经在华亭县衙东侧基本完成了。印刷机器、纸张等等都已经准备好,可以随时开始运作。但是,我们在报纸的命名问题上遇到了一些麻烦。我和彭宾、万寿琪意见不一,各自坚持自己的想法,到现在也没有达成一致。”

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我认为这份报纸应该以‘江南新报’为名,突出它代表着江南地区的新生和变革;而彭宾则主张用‘江南时报’,强调报纸的时事性和及时性;万寿琪则倾向于‘江南快讯’,觉得这个名字更能体现报纸传递信息的快速和高效。我们三人争执不下,实在难以决断。巩大人,您经验丰富,智慧过人,请您给我们一些建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