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听后,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巩永固的存在对于大清的统一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但如何消除这个障碍,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范文程轻轻摇头,带着几分深沉的洞察力分析道:“明朝如今已是风雨飘摇,大势已去,这点巩永固应该看得清楚。崇祯那时召他回京,恐怕并非出于对他的信任。这种不信任,正是我们招降他的入口和机会。”
多尔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深知范文程的才智,便迫不及待地追问道:“范先生,这其中的入口和机会具体指的是什么?还请细讲。”
范文程微微一笑,继续道:“巩永固在江南的所作所为,无疑已经触动了某些朝廷派系的利益。这些派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自然会想尽办法排挤他。所以,朝廷才会急于召他回京,以削弱他在江南的势力。而巩永固本人,对此必定心怀不满,满腹委屈。”
“这正是我们招降他的好机会。”范文程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利用他的这种不满和委屈,向他展示大清的诚意和优待。同时,我们也可以向他分析大明朝廷的颓势和未来的命运,让他看到加入大清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多尔衮听后,不禁点头赞许道:“范先生果然言之有理!你的分析十分透彻,为我指明了方向。请你为本王草拟一份招降书,务必要言辞恳切,展现出我大清的诚意和优待。”
范文程不加推辞,拿起笔来,蘸了蘸墨,笔尖轻触宣纸,便开始了书写。他的字迹端正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决心。
范文程开篇便引用了《春秋》的义理,强调了讨贼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乱臣贼子的严厉惩处,为接下来的招降书奠定了基调。
“《春秋》之义: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
他接着提到巩永固对朝廷的动荡无动于衷,表达了自己的意外和不解。
“今闻应天有自立者,驸马无动于衷,实感意外。闯贼称兵犯阙,手毒君亲。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
他称赞巩永固对君主的忠诚,以及他对于流贼的坚决态度,这也是他希望巩永固能够归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夫思报主恩,与流贼不共戴天,诚忠臣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