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3章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2108 字 2个月前

李溰不是没有察觉到严明君在讲解当中夹带私货,但他对此倒是没有多少反感,这一路南下从舟山开始,海汉人在各种参观考察的行程中总会有类似这样的安排,他早就对此习以为常了。而且李溰也的确想好好研究一下,海汉官员在接待自己的过程中是如何将宣传融入其中,这套路等回国了也得让本国的官员好好学上一学,以便今后也能像海汉这样对外宣扬国威。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海汉挑选出来陪同自己的这些官员的确都十分精干,不但能说会道,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也十分丰富。比如这位据说曾在本地担任过知州的严大人,不但能对儋州的风土人情信手拈来,而且在文化方面的造诣也颇深,这东坡书院中有数百年来许多着名文人缅怀苏东坡留下的作品,严明君都能将其作者和创作背景一一道来,让李溰很是长了不少见识。

“儋州本地书院在每年秋季入学的时候,都会组织新生到这里来参观,让学生们了解他们今时今日能够有机会在这里求学,都是源自于几百年前东坡先生的善举,以及国家对文教事业的大力扶持。”

严明君依然不遗余力地向李溰宣传官方的兴学措施,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就是要让李溰对儋州形成一个认识,即本地的文教兴盛,都是来自于官方制定的发展计划。海汉兴,儋州的文教产业才能随之而兴。

吹捧完执委会的政绩,严明君话锋一转,又为李溰介绍起了南宋画家钱选所画的《坡仙笠屐图》。这画中的苏东坡头戴竹笠,脚踏木屐,裤管高卷,冒雨走在乡间小道上,看起来颇具生活气息。严明君谈笑之间,又将话题转到了宋代与当代的画作风格对比上,称这几天会为李溰引见几位本地的书画大家,俨然是把他当作了来此求学的后辈看待。

李溰对此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即便答应下来。他知道这些文人名士如果没有圈内人引见,自己一个外国人多半不得其门而入,能与儋州文化界的名人进行深度交流,本就是他来此的目的之一。

李溰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对东坡书院这一项参观行程非常满意,他近期前前后后去过了海汉治下许多地方,果然还是这文化气氛浓厚的儋州最合自己心意。李溰甚至在想,或许当初制定行程的时候,应该先来儋州,再去参观那几处环境比较枯燥的工业区,行程或许就会更轻松愉快一些。

话说回来,如果李溰当初真将第一站定在儋州,或许就会将薛正一伙远远抛在后面了,等他们排除沿途各站,慢慢摸到儋州来,李溰估计也该结束在儋州的行程去下一处了。说不定薛正就此与李溰错过之后,后续就再无在考察途中发动袭击的机会了。

不过安全部是不会去考虑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了,随着调查工作的进行,各种线索也在一点一点地被拼到一起,但案情却并未因此而迅速变得明朗,仍然有一层迷雾罩在办案人员眼前,让他们难以理清案情的脉络。

张千智已经发现,薛正这伙人要比他之前所认为的更难对付,这些人的所供述的信息由于反反复复多次翻供,可信度已经大打折扣了,再用刑逼供的意义也不大,就算是用死亡作为威胁,安全部暂时也没法确认这些人的供述是真是假。

对死在漾月村那九名死者的尸检报告已经出来了,结果也是让张千智略感惊讶,除了其中四人是死于海汉军的步枪之下,另外五名死者的致命伤却并非海汉军的武器所致,多是冷兵器造成的外伤,其中一人的致命伤甚至是一枚从后背打入心脏的铅弹,但在现场却没有找到与之匹配的火铳,很显然这武器也是被薛正等人在投降之前处理掉了。

张千智看了尸检报告之后便确认了一件事,在薛正等人投降之前,他们内部发生了一场火并。存活下来的几人自然对此矢口否认,但他们承不承认已经不重要了,张千智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其内部还会火并,正好证实了自己之前的推论,即这伙人很可能并非来自同一阵营。生死关头意见相左,又无法好好沟通,才会出现了这样古怪的状况。

但要发掘出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仍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张千智已下令将这伙人的样貌身形记录下来送回三亚,在当地查证是否这些人在此之前便已经在三亚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