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江也在硅谷,接到张景电话多少有些意外。
电话里,张景把自己的麻烦说清楚,请对方介绍一个管理人才,最好再来两个技术大牛。
听完张景诉苦,谢江在电话里笑得开心,点醒后辈道:“盟国不缺人才,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哥,”张景态度很客气,“咱能说清楚一点吗?”
“你要科技大牛,人家已经是大牛,你既挖不动,付出去股份又心疼,不如直接招新人,自己培养大牛。”
“我应该去哪里找这样的新人?”
“能从理工、斯坦福这类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是宝贝,”话锋一转,谢江在电话里又道,“不过,他们在学校时,大多已经被科技企业提前签走。”
“听着魔幻,”张景奇怪问,“一定有那么几十个没有人要吧?”
谢江在电话里笑笑,“理工学院大多数科系,一年只有十多、二十多个学生能毕业,他们的雇主却来自全世界。”
差点忘了,王思思读书几乎已经崩溃,还没有毕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般公立学校,本科毕业率不到50%。
私校更低,有的不到30%。
这是学校为企业主把关吗?
还是想留着学生多赚点钱?
应该是前者,想要多赚钱的话敞开大门收人就行,全世界的有钱人嗷嗷叫着去送钱。
“也有一些人中途坠学去车库创业,”谢江愿意多教张景一些东西,“他们大多数会失败,找到这样的人签下也是一个办法。”
谢江不到七十岁,很照顾后辈,张景听的认真,挂掉电话却还是一脸懵。
他应该去哪里找‘车库创业失败的大牛’?
离开MAT厂区和办公小楼,张景打算去市区吃点好的。
确实有好吃的,一家墨西哥卷饼店,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