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围绕着这个高达十一米的托卡马克装置再走了一阵过后,
莫道和作为导游的,洪教授带着的博士都先后再停了下来,
“其实这个玩意儿,看多了,也没有什么好看的。”
洪教授带得博士有些感慨地说道,
“现在这个,严格意义上来说,就只是一个用来验证高温等离子体约束的实验装置。和真正的可控核聚变堆差距还很远很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实讲,别说是洪教授,我觉得我都不一定能够看到。”
莫道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
此刻,相比于这一世刚开始的时候,投入到相关领域的学习中后,
他对可控核聚变的研发,已经有了些更具体的认知。
这注定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
如果细想一下就会发现。
他当时所思考的,提升生产力的三个方向,
也是在前几世重来前,也未彻底实现的,可控核聚变,通用人工智能,室温超导材料。
再加上航空航天等领域,
这些科技的发展,实际上是牵扯一起的。
某种程度上,材料领域没有关键突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可控核聚变的实现,
不然,但凡有室温超导材料,可控核聚变实现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甚至夸张一点,要是有更好的材料,用力大砖飞的方式,都能实现可控核聚变。
通用人工智能也是一样,这方面技术如果能够突破,必然能够对等离子体约束产生极大的助力,
同样能够加快可控核聚变的实现。
而没有诞生可控核聚变,也相当程度,导致了航天领域因为运力和能源受限,发展缓慢甚至触及到了天花板。
而倒过来,要想真正彻底实现可控核聚变,大概率需要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
莫道已经做好预期,可能要花费超过一世的时间,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突破。
而且,
这件事情,他还很难一个人完成。
可控核聚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
或许他有一天,能够找到突破性的思路,来实现可控核聚变,
但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设计,制造,可控核聚变堆的设计……这些都是需要人的。
在这一世,甚至下一世,在这条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道路上,他都需要不少志同道合的人。
就像是,曾经的克尔纳的青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