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朱重八也没想到,因为他对乞丐的三分香火情,让乞丐在大明居然还成了一个受不少人追捧的职业。
抢手的职业,自然就要有准入门槛儿。让官府核实谁有资格当乞丐,这事儿确实是有点太无厘头了,也管不过来。
所以太祖设立了规矩,在各地丐帮设立了团头,团头有权利决定当地乞丐的加入和开除。
例如张三穷困潦倒,实在活不下去了,决定当乞丐去。他必须要到当地的团头那里面试。
团头首先要核查张三的财富情况,是否符合当乞丐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也得是无房无地,居无定所。
注意,这是一条硬标准,比应届毕业生,本科,学士学位的要求还要硬,如果发现你有不动产,基本是一票否决。
当然你的家产是怎么搞没的,因病返贫还是吃喝嫖赌卖了,这些团头是一概不管的。
就像面试单位看的是学位,至于学位是自己学出来的,还是通过活动教授拿到的,单位不会过问。
满足了这个硬标准后,还要表决心,证明自己打算从事乞丐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并发誓对团头效忠,遵守丐帮的规矩。
思想上也达到了标准之后,团头如果看你是个人才,就会给你一次实习的机会——穿上乞丐服,上街乞讨。
如果实习成绩理想,确实是个人才,团头就会收下你,并向当地官府汇报,张三已经不是良民了,从今天起他是丐帮的一份子了!
这种管理方式,看起来挺完善,但实际上是有漏洞的。
因为平时还好说,一到灾年荒年,大批流民逃荒乞讨,户籍管理就会暂时出现崩溃。
而各级官府对这些逃荒者的管理是很困难的,于是他们就干脆推给了丐帮的团头,减轻自己的责任。
那些还想着回家种地的,自然不会加入丐帮,但那些对生活已经没了信心的,或是平时就好吃懒做之辈,也就趁此机会加入丐帮了。
一来二去的,丐帮的人员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人数也越来越庞大,最可怕的是,官府和团头手里已经完全是两本儿账了。
官府手里的是外账,某地有乞丐若干,全国有乞丐若干,报到朝廷上,朝廷一看这个数字还不算多,太平盛世啊!
团头手里的是内账,实际乞丐人数至少是朝廷外账的两到三倍!而最最可怕的就是,团头手里的内账,也不能完全覆盖真实数字。
所以乞丐中有大量的黑户,这些人就像在大明朝隐形了一样,他们的生死无人关心和过问,同样的,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无人关心和过问。
就像此时,萧风询问白胖子:“这几个乞丐,你知道他们是从何处而来的吗?”
白胖子点点头:“他们有山东清河县团头的手条,证明他们在山东清河县呆过。
不过大人你也不用较真儿,听他们的口音,也不像是山东人。你找到清河县,当地团头肯定说他们是别的地方来的。”
萧风冷笑道:“大明那么大,他们一路走过来,处处团头都是看上一家的手条,给下一家开手条。
到甲地拿乙地的,到乙地拿丙地的。绕来绕去的,就没人知道他们真正是从哪里来的了,对吧?”
白胖子苦笑道:“确实如此,而且他们‘苦花子’人脉广,能耐大,全国各地团头的手条,他们内部就能弄到。”
萧风皱起眉头,他有九分把握,这女子绝非生来如此,定是被人残害的。而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控制她的那三个男乞丐。
可他确实没有证据,指望那三个男乞丐主动招认是不太可能的,严刑拷打,对这些穷凶极恶之徒,只能是辅助做法。
他们若是认定你没有证据,没有线索,就是打死也不会承认。只有先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再动刑才事半功倍。
而这一切的关键,都集中于一点之上:这女子能不能指控他们,揭发他们,有了人证,就好办了。
萧风俯下身去,看着女子的脸,温言询问:“你不要急,我一句一句地问,你只需要点头或者摇头,好不好?”
女子激动的连连点头,萧风深吸一口气:“你听说过我?”
女子似乎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最后又点了点头,急得泪水直流,咿咿吖吖的。
萧风也有些蒙了,他想了想,继续往下问:“你是听那几个女乞丐回屋提起了我,才冲出来的,对吗?”
小主,
女子这次很确定地连连点头,白胖子没好气地瞪了那几个丐妓一眼,几个丐妓嬉皮笑脸的,并没有多害怕。
倒是那三个男乞丐,怨毒地盯着那几个丐妓,显然是恼恨她们瞎说话,导致出了这等岔子。
那几个丐妓对三个‘苦花子’却是颇有忌惮,顿时不敢笑了,竟似比对白胖子还要畏惧三分。
萧风目光如刀,扫了那三个‘苦花子’一眼,三人赶紧低头,一副无助可怜温顺老实人畜无害的样子。
“你昨天在街上抱住戚继光,就是给你铜钱的那个比较小气的人,也是因为听他提起了我吗?”
戚继光很无语,看着那女子连连点头,在明确了就是要找萧风的同时,也明确了他是个比较小气的人。
萧风想了想:“你听说过我,知道我能救你,所以你听戚继光说起我,以为我也和他们在一起,所以抱着他不放手,对吗?”
女子连连点头,动作很激烈,肮脏的头发上甩落了一个虱子。
虱子落到地上,离开了温暖的家,十分无措,在地上转着圈,想要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