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舒县城内,刘备军大营内,魏延正端详着从寿春传来的主公手信。
他越看却越是愁眉紧锁,面上更是逐渐露出不满的神情。
一旁的副将裴元绍见此,连忙问道:
“文长将军,主公有何军令下达?”
魏延听裴元绍问起,冷哼一声道:
“主公已命那霍仲平率兵一万南下,前来支援我等,特命我固守舒县,届时听从霍仲平调遣,继续收复庐江诸地!”
“待主公征调粮草完毕,便会再率一万兵马赶来,与我等会合,共同进军刘勋治所皖城!”
裴元绍见魏延语气不善,心中倒也了然。
霍骁虽与魏延二人年纪相仿,但霍骁随主公南征北战,屡立奇功,资历人脉皆更为雄厚。
近年来,论及军中威望与主公信任程度,除了关二爷,张三爷这两位,霍骁已稳坐刘备阵营武将三号人物的位置!
不久前,霍骁才领兵攻克袁术“帝都”寿春,又擒拿袁术,夺回传国玉玺,可谓盖世奇功,与此相比,魏延攻下庐江北部重镇舒县的功劳,便要逊色许多。
魏延一向傲慢自负,自认武勇,统军,乃至智谋,都不在霍骁之下,却始终被其稳压一头。
上次进军寿春,霍骁更是不顾往日情义,对魏延正色警告,屡次打压(魏延自己的视角~)。
如今,主公刘备隐约有将霍骁栽培为一方统帅之意,更命魏延听其号令,他自然心中不服!
裴元绍虽是贼寇出身,却也颇会察言观色,对魏延这位顶头上司不好得罪,但霍骁也对其也有引荐之恩,只得勉强道:
“文长将军,昨日我军斥候传来消息,那刘勋麾下梅成所部,率上万兵马自居巢而来!我军在舒县仅有万余兵马,正好听从主公军令,在此地固守,静待仲平将军援军!”
魏延听裴元绍“不思进取”,虎目一瞪,带着怒意道:
“固守舒县能有多大功劳!我魏文长可不是那缩头乌龟!”
听裴元绍说起梅成所部来攻,其思虑片刻,喜道:
“本将还愁没有功劳,那梅成狗贼,不正是送上门的军功!”
裴元绍闻言,惊道:
“主公命我等固守,听仲平将军之命行事,文长将军万不可违抗军令啊!”
魏延冷哼一声,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魏文长乃一方大将,战机稍纵即逝,岂能拖延!待霍仲平来此,我自会与其分说!”
魏延看了一眼不安的裴元绍,猛一拍其肩膀,笑道:
“元绍你不必忧心,本将留给你两千兵马守城,再亲率八千兵马迎击梅成!那梅成不过一伙盗匪流寇,俱为乌合之众,待我斩其首级,再夺下居巢,立此大功,那霍仲平便也无话可说!”
裴元绍还欲再言,却被魏延再度打断,使出了激将法:
“元绍,你小子不会如此没有胆色,连固守舒县都办不到吧!?”
裴元绍闻言,也被激起好胜之心,毅然拱手道:
“既如此,末将听从文长将军调遣,必死守此城!”
魏延见裴元绍应允,大喜道:
“好!我再命周都尉率一千郡国兵,助你两千兵马守城,本将破梅成易如反掌,这份功劳也有你二人一份!哈哈哈!”
魏延口中的“周都尉”,乃舒县周氏公子周岷。
其本为舒县刘勋军中都尉,魏延攻城途中,这位周氏公子却是颇识时务,其率麾下部曲斩杀舒县令,献城投降,被魏延依旧委任为都尉,准备待主公前来,再为其表功。
翌日,魏延正式统领八千兵马,向居巢方向进军,迎击刘勋军梅成所部!
裴元绍则奉命率两千刘备军,与归降的都尉周岷,以及一千郡国兵,共同把守舒县,等待霍骁大军抵达。
舒县乃中等规模城池,仅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但以三千兵力驻守,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好在除了魏延前往交战的梅成所部,此地并无刘勋军前来攻打。
裴元绍虽出身贼寇,却也算得上久经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