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穿越之始

林悦一边欣赏着院子里的景色,一边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她知道,穿越到古代将会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和困难,但她并不害怕。她相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够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就在林悦陷入沉思之时,突然听到院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她心中好奇,便对小翠说道:“小翠,我们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小翠有些犹豫地说道:“小姐,外面人多杂乱,您身子还未痊愈,要不还是别去了吧。”

林悦笑道:“没事的,我们就在门口看看。”

说着,便不顾小翠的阻拦,朝着院门口走去。刚到门口,就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似乎在议论着什么。林悦挤过人群,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哭诉着。

“各位大爷、大娘,求求你们行行好,救救我的孙子吧!他已经病了好多天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来求大家帮忙。”老妇人说着,不停地向周围的人磕头。

周围的人纷纷摇头叹息,但却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林悦心中一阵酸楚,她走上前,扶起老妇人,问道:“老人家,您的孙子得了什么病?”

老妇人抬起头,看着林悦,眼中充满了感激。“姑娘,我也不知道我孙子得了什么病,只是一直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我找了好几个大夫看了,都没有办法。”

林悦微微皱眉,她虽然不是医生,但在现代也学过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她心想或许可以去看看那孩子的病情,说不定能帮上忙。于是,她对老妇人说道:“老人家,您别着急,我跟您去看看您的孙子吧。”

老妇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说道:“真的吗?姑娘,您真是好人啊!”

小翠在一旁着急地说道:“小姐,您不能去啊,这万一要是染上什么病可怎么办?”

林悦瞪了小翠一眼,说道:“小翠,现在人命关天,我们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说着,便跟着老妇人朝着她的家里走去。一路上,林悦了解到,老妇人的儿子和儿媳早逝,只留下她和孙子相依为命。如今孙子生病,她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会出来乞讨。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老妇人的家。那是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屋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药味。林悦走进屋里,看到床上躺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面色苍白,气息微弱。

她走上前,摸了摸小男孩的额头,发现滚烫得厉害。她又仔细查看了小男孩的眼睛、舌苔和手脚,心中有了一些初步的判断。她想起自己曾经在书上看到过一些治疗小儿高烧不退的方法,于是便对老妇人说道:“老人家,您家里可有白酒和毛巾?”

老妇人连忙点头道:“有,有,姑娘,您等着,我这就去拿。”

不一会儿,老妇人便拿来了白酒和毛巾。林悦将毛巾用白酒浸湿,然后敷在了小男孩的额头和手脚上,同时,她还让人去烧了一些热水,准备给小男孩擦身降温。

在林悦的悉心照料下,小男孩的体温逐渐降了下来,脸色也开始有了一些血色。老妇人见状,激动得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在林悦面前,说道:“姑娘,您是我们祖孙俩的救命恩人啊!老身无以为报,愿给您做牛做马!”

林悦连忙扶起老妇人,说道:“老人家,您快别这样,这是我应该做的。孩子的病还未完全好,还需要好好调养。我这里有些银子,您拿去给孩子抓些药,买点好吃的补补身子。”

说着,便从身上拿出了一些碎银子,塞到了老妇人的手里。老妇人推辞不过,只得收下,嘴里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

林悦带着小翠离开了老妇人家,走在回府的路上,她的心情格外沉重。她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生活,虽然忙碌,但却衣食无忧。而在这个古代的世界里,像老妇人和她孙子这样的穷苦百姓还有很多,他们生活艰难,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看病就医了。

她心中暗暗发誓,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回到府中后,林悦便开始着手准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事情。她向父亲要了一些书籍,开始日夜苦读,希望能够通过国子监的入学考试。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林悦凭借着自己在现代所学的知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逐渐掌握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知识和礼仪规范。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悦也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着。而她在这个古代世界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章:国子监风云

经过数月的刻苦研读,林悦终于迎来了国子监的入学考试。这一日,她身着男装,带着小翠准备的干粮和笔墨纸砚,信心满满地朝着国子监走去。

国子监外早已聚集了众多前来应考的学子,他们或三两成群地讨论着学问,或神色紧张地独自默诵着文章。林悦找了一处安静的角落,闭目养神,脑海中快速回顾着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

随着一声锣响,考试正式开始。考生们依次进入考场,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林悦环顾四周,只见考场内气氛凝重,监考的学究们神情严肃,来回巡视着。

考卷发下,林悦展开一看,题目涵盖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以及策论等多个方面。她深吸一口气,提起笔来,开始奋笔疾书。得益于现代教育的系统培养和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她对这些题目并不感到陌生,答题思路也颇为清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林悦有条不紊地答着题,她的字迹工整秀丽,论述条理分明,引经据典恰到好处。周围的考生们有的面露难色,有的则抓耳挠腮,显得十分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