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第1轮的摩擦冲突结束

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敌人出动了4个师的兵力,而他们这边就是一些基干团加两个步兵团。

火炮方面,八路军的步兵团每个团都有6门75mm步兵炮和两门150毫米的步兵炮,12门75毫米的反坦克炮以及4门40毫米的防空炮。

而晋绥军那边则是每一个师都有12门到24门左右的75毫米野战炮甚至这个集团军,还有一个直属炮兵营,12门105口径的晋造榴弹炮。

火力对比可以说是晋绥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至于那些105毫米口径的晋造榴弹炮从哪里来自然是从之前的太原兵工厂那里面来的。

小主,

要知道太原兵工厂在他的巅峰时期,或者说是在双方开战之前,这个军工厂可是每年可以生产100门到200门左右的100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

实打实的是一座很不错的军工厂。

这也是在双方和日军开战之后,晋绥军在中国军队各支部队中数的上号的一个主要原因。

他们拥有军工厂可以为他们打造大量的武器装备。

甚至都还可以打造100毫米以上的火炮,这一点是其他中国军队中远远都不具备的。

在晋绥军的4个师巨大压力之下,八路军的部队可以说是且战且退。

(抱歉抱歉,这段剧情是不能细写的,所以我们快速略过。)

不过晋绥军部队的进攻也只不过就是一时。

在空军部队赶过来支援之后,进水军的进攻势头就直接被顿住了。

在李云龙派过来的空军协助之下,晋绥军只是刚刚交手就被打的溃不成军。

紧接着在12个小时之后国民掷弹兵师赶到,晋绥军的各支部队在被一顿暴打之后撤离。

而国民掷弹兵师的孔捷和丁伟两个人也没有继续指挥部队追上去打这些晋绥军,只不过是双方把兵界线重新拉回到了之前开战之初的样子。

如果不是满地的炮坑,还有各种各样的卡车残骸以及战士们的尸体,甚至都不会有人相信这里爆发过一次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