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开平王还没跟着陛下的时候的时候就在淮西劫道,那时你就跟在他的身边钱财就没少弄”。
“等他跟着陛下打天下的时候攻城掠地钱财更是少不了,你还是跟在他的身边,你可是他的亲小舅子,开平王还会亏待你”。
“况且你还是开平王的先锋官,每次攻城掠地不都是你打头阵,冲进城池也是你先抢大头,今天竟然跑到这里哭穷,哈哈哈”。
蓝玉面对汤和的调侃,把目光投向了朱元璋:“中山侯,不要瞎说,我姐夫可从来都是军纪严明的,你这是诽谤,陛下他诽谤我啊”。
众人听到他说常遇春军纪严明,纷纷哈哈大笑,气的一旁的蓝玉直跳脚,而笑的最大声的就是朱元璋。
而一旁的常茂听见舅舅的话同样直翻白眼。
“陛下,咱没有蓝玉那么富裕,但也捐两万贯,也算为陛下和太孙,稍尽绵薄之力,况且还会在史书上留下个好名声,上哪去找这好事”,说完汤和对着朱元璋和小家伙拱了拱手。
“当年俺媳妇生孩子难产,臣在前方打仗顾及不上,是皇后娘娘千方百计救下了他们母子,拿少了回家,我就不知道怎么跟媳妇交代”。
“臣也愿捐两万贯,如果能在史书上给我写上一笔就更好了”,又有勋贵站了出来。
“臣也愿捐两万贯,没想到咱一个大老粗,还能被史书记载,也算光宗耀祖了。
“俺也一样,但臣没他们有钱捐一万贯,陛下到时候别忘了给臣记上一笔”。
这群淮西勋贵,你言我语的纷纷慷慨解囊,但说完之后却全都看着平日里满嘴仁义道德的文官,眼睛里充满了鄙视。
把这群文官气得咬牙切齿,就你们这群武夫还想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声,史书上记载什么事情只能由我们文官说了算。
但让他们追加捐款又有些心疼,于是纷纷拿目光看向胡惟庸,但胡维庸却没什么表示,他也不傻知道如果和这群勋贵争执下去,最得力的就是陛下。
小家伙里面的李景隆不管这些,在人群里环视了一眼,却没发现自己的父亲李文忠,于是他站了出来:“舅爷,我愿代表曹国公府捐五万贯”。
顿时让奉天殿里一阵安静。
而听到李景隆的话,正坐在龙椅上看热闹,朱元璋同样回过头来看着他。
“二丫头,你他娘的现在才几岁,就敢代表曹国公府,而且捐这么多钱不怕保儿回来打烂你的屁股”,朱元璋看着小大人一样的李景隆有些乐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