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孩子们都面露喜色,刘伯远和刘伯青却略带愧色。
感觉,好像被弟弟比下去了呢。
吃了肉,两人练字更刻苦了,但收效甚微。
其实抄书并不见得要字写得多么的好看,当然,能写好自然是最好的了,但是若字本身写得比较普通,只要能笔画清晰,布局整齐也是可以的。
李婉宁想想现代练字的田字格,心中一动,拿起纸:“来,伯远,给娘找个直的东西过来。”
刘伯远找了半天,拿过来之前装砚台的长匣子。
李婉宁拿出刘伯礼抄的书,对着纸比划了半天,做了等分点出来,到连线的时候做了难,她对毛笔太不擅长了。
看到李婉宁的迟疑,刘伯礼主动询问:“母亲是想怎么画?您来说,我来做吧。”
这个倒是不难描述,刘伯礼按着李婉宁的描述很快做好了一张,李婉宁看下,线条是一样粗的,表示很满意。
将田字格放在一张纸的下面,几人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将字一个个写在格子里,会整齐很多,刚开始兄弟二人都衬着田字格写,慢慢的就越写越整齐,做到纸上无格,心中有格的境界了。
有了方法,有了决心,再加上刘伯礼的一些心得,虽然没有名师指点,但刘伯远和刘伯青也进步颇快,在每人用坏了一根毛笔之后,终于有一试的勇气,并且顺利通过。
之前虽然每次送货余六十来文,但两个娃练字要买笔墨纸的,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所以基本上钱匣子里还是空的。
现在好了,三个娃抄书,一天光这个就有三十六文的进账,酒楼的柴已经不去送了,只要隔几天砍点自家用的就行,也不耽误抄书。
因为两个哥哥都不怎么上山了,家里又不放心刘伯琛一个人去,所以刘伯琛的野菜也是隔几天才跟着砍柴的哥哥们去一次,一下子没了正经稳定的营生,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孩子有些闷闷不乐。
看出这么阳光的娃这段时间有些失落,李婉宁就找他聊聊天:“伯琛,感觉你情绪不高呀,怎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