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若此时曹魏得知双方火并,趁机发难,东吴必将腹背受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经过数日的权衡与思索,孙权终于下定决心,派诸葛瑾前往江陵求和,试图修复与蜀汉已然破裂的关系。
诸葛瑾带着孙权的求和书信,乘船一路逆流而上,抵达江陵。城门前,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自报家门,守城士兵不敢耽搁,迅速通报给洛川。洛川得知诸葛瑾来意后,略作思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决定亲自出城迎接。
城门外,诸葛瑾见到洛川,赶忙上前拱手行礼,言辞间满是诚恳:“洛川将军,别来无恙。我奉我家主公之命,特来求和。此前我东吴行事莽撞,背信弃义,实在是大错特错。我主已追悔莫及,日夜自责,望将军能念及孙刘联盟往昔的深厚情谊,不计前嫌。”说着,双手将孙权的书信呈上。
洛川神色平静地接过书信,缓缓展开细看。信中,孙权言辞恳切,不仅深刻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表示愿意赔偿此次战争给蜀汉带来的一切损失,并且着重强调了孙刘联盟共抗曹魏的至关重要性。
洛川看完,面色依旧平静,目光直视诸葛瑾,说道:“诸葛先生,此次孙权背盟来袭,我蜀汉将士浴血奋战,死伤众多,江陵百姓更是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这岂是一封书信就能轻易化解的?”
诸葛瑾面露难色,长叹一声道:“将军所言极是,字字句句都如重锤敲在我心上。我主也深知罪孽深重,恨不得时光倒流,挽回这一切。但如今曹魏虎视眈眈,时刻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天下局势晦暗不明,风雨飘摇。孙刘若再继续内耗,无疑是亲手将天下拱手让给曹魏,给其可乘之机。我东吴愿以十二分的诚意弥补过错,还望将军能与我一同前往成都,面见丞相,共商联盟大事。”
洛川心中明白诸葛瑾所言在理,且此事确实关乎蜀汉未来的兴衰存亡,自己难以独自定夺。
于是,他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便随先生前往成都,一切听从丞相安排。但在此之前,还望东吴能约束好军队,莫再生事端,否则我蜀汉将士定不会坐视不理。”
诸葛瑾连忙应下:“将军放心,我主已严令全军,自即日起,不得对蜀汉有任何冒犯之举,若有违反,军法处置。”
数日后,洛川与诸葛瑾一同启程前往成都。一路上,江风拂面,船行平稳,两人虽交谈不多,但气氛还算融洽。抵达成都后,他们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求见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