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飞机落地中州后,张恪和子瑜就坐着专车回老家,兜兜转转小半年了,张恪还是挺想两位老人的。

只是刚一下飞机就被一群人堵祝了,来人正是中州政府一号陆为民。

“我说陆叔,您这是干嘛呀?”

张恪带着周子瑜小跑上前和陆为民打招呼。

“听知行说现在应天的科研和教育是你在负责?”

“是的陆叔。”

“是这样的,你也知道咱们豫的科研教育现状,不知道应天有没有在豫的发展规划?”

陆为民是陆子文的二叔,是陆家的另类,相比在部委务虚,更喜欢在下面干实事。

张恪听到这也是有些头大,建立分校这种事很复杂,虽然应天与一些高校的关系很好,但是这并不代表应天可以左右他们。

就像建邺大学,虽然每年应天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研,对学校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建立分校这种事还要看当地政府。

建邺大学隶属教育部,但是靠的确实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彼此之间利益不一致,就很难获得支持。

“陆叔,我觉得中州的医药产业有相当不错的发展前景,不知道陆叔有什么计划吗?”

对于张恪的转移话题陆为民也不在意,他也知道有些强人所难,他真正想要的就是张恪后面提出的这个医药行业。

中州大学医学院虽然在全国排名并不是很靠前,但是得益于豫的临床规模,医学院发展还是很强劲的。

而近些年应天进军医药行业,投资规模巨大,而且应天从不做急于求成、杀鸡取卵的事情,所以很受当地政府的欢迎与重视。

可惜中州本土的医药品牌却依旧做着千禧年时贴牌手机的事情,做着贴牌代工的生意,不重视研发,只图省事赚快钱。

“小恪是有什么想法吗?”

“豫不是没有人才,是留不住人才,我希望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多给一些政策福利。”

“如今中州的房价,再加上雾霾严重等环境因素,中州在吸引人才方面很吃亏。”

就算张恪在这里设置医药研发中心,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因为种种因素,他们最终也不会选择在这里定居、生活。

“小恪说的是,这些都可以商量嘛,我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中州政府的决心。”

陆为民也知道高房价不适合吸引人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中州急需发展,但政府财政匮乏,没有足够资金来支持政府的规划,只能维持高房价这种饮鸠止渴的事。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再加上有些政府人员总想着轻轻松松完成任务,而什么来钱最轻松,当然是土地财政收入。

他虽无力改变既得利益集团,但是为吸引应天科研项目落户还是可以给予优厚政策的,而且张知行父子俩本身还是有发展家乡的心思的,但当时中州的优质教育资源实在是稀缺,而他也无力改变什么。

如今却可以试着做一些尝试了,如果集整个豫的力量,如果中州还是扶不起的阿斗,这点损失对如今的应天也是九牛一毛,不痛不痒了。

“陆叔为了中州的发展真是舍了脸面啊。”本来就是可以商量的事情,陆为民却亲自找他这个小辈。

“我啊没别的抱负,就是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不然临老躺在椅子上回忆人生并无意义,岂不遗憾?”

“陆叔挑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啊。”如今进入新时代已经有三十余年了,好干的都差不多了,剩下的工作都是硬骨头。

“人生百载,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就像知行一样,说实话我很羡慕你父亲啊。”陆为民这辈子就只佩服过张知行一人。

“好家伙,上头原来是这样想的。”张恪现在才转过脑子,上头调派陆叔来中州,估计也是看中了陆叔与他们的关系。

“呵呵。”陆为民也知道理亏,但也是没办法的事,中州的发展需要豫籍成功人士的反哺,特别是应天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对各方面的拉动大,而且没有污染,还有就是应天的另一个核心集团应天商事。

作为世界第二大的资源整合商,在资源调配上就连中央有时候都仰仗,因为面对西方的围堵,应天作为私企,反而更容易突围。

如果中州可以依靠应天商事拉来一些投资,也够中州近些年的发展规划了,如果能形成虹吸效应,那就更好了。

两人在前面走着,周子瑜和陆为民的秘书落后几步认真的听着,后面远远的跟着一些提包的公职人员。

直到周子瑜感到小腿肚都有些酸了的时候,前方的两人才道别,随即中年男人一行坐车离开了。

“是不是很无聊?”

两人坐进车里,张恪看见子瑜苦着脸按摩自己的小腿肌肉。

“嗯~不会。”周子瑜摇摇头,从小就早熟的她并不讨厌这样的商务应酬。

“你这样的性格在娱乐圈可不好混。”才15岁的子瑜也太逆来顺受了一些,南朝鲜娱乐职场就喜欢这样的人。

没办法,那里的人普遍心眼较小,且有畸形的大男子主义,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所以经常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