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好,就再等两天,两天后我们必须走了。”
杜矢甲笑起来:“星海,你这人也真有意思。上回我问你去延安的决心下了没有,你说早下了,但国防部这边的关系还有可利用价值,可以再组织两三支队伍演一轮。今天一问你,你就说明天走,真有点搞不懂了。”
冼星海:“其实我早就想离开武汉了,看国民党军队的现状,武汉想保住也很难。但让我急着尽快去延安的,还是郑律成的《延安颂》。”
杜矢甲:“是吗?”
冼星海:“这首歌太有感染力了。它是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声音,它是一名抗日救亡者对延安的真情实感,歌曲没有一句做作的口号,它既然能打动我,我想,它同样也能打动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有爱国情怀的人。”
杜矢甲:“你对它有这么高的评价?”
冼星海:“从形式上看,它不是号召鼓动型的歌曲,却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和鼓动性。不信你等着看吧,听过这首歌的年轻人都会对延安有一种特殊的向往,有一种想要去的冲动。你想,在那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竟然能诞生出这么唯美的颂歌,让人难与置信。而且歌曲的旋律并不是取材当地民歌民谣,而是带有西洋歌剧咏叹调的味道,让人一听就会联想,作者一定是位奔赴延安的青年,只有他的亲身体验和感触才能迸发出这种赞美。我自认被感染,因为我认识郑律成,我们有过一面之交,但这首《延安颂》的诞生,已经让我感到,郑律成不再是罗青同志带来见面的那个青涩大男孩了。而是一个极有潜质的音乐家,将从延安,从鲁艺走出来。延安、鲁艺都更加吸引我了,你说我能不急吗。延安那边火热的生活,必将孕育着一场中国革命音乐的创作高潮,必将迎来一场中国歌咏运动的新时代,我们还要置身之外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上海的杜君惠秘密居所里,李奎光从阁楼上走下来,打开客堂的门,郑奉恩和朴健雄走了进来。
朴健雄:“奎光大哥,这么晚叫我们过来,有什么急事吗?”
李奎光笑笑说:“有律成的消息了。”
朴健雄和郑奉恩都很高兴。
李奎光:“走,上楼上谈。”
朴健雄、郑奉恩跟着李奎光走上阁楼。
杜君惠与朴健雄、郑奉恩围坐在一茶几前,李奎光把阁楼的小窗窗帘也拉上了……
杜君惠:“前天我到八路军办事处去了一趟,收到律成转来的一封信。”
郑奉恩:“什么,律成来信了?”
杜君惠:“这是律成托他在陕公的一个同学捎过来的。”
杜君惠拿出一个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封信说道:“这是律成给我写来的,让我有机会碰上你们,把他的情况转告给你们。他在信上说,已经从陕北公学毕业,转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身体生活上一切都好。”
郑奉恩拿过信看着,手在不停地颤抖着,眼泪不由主地流了下来……
郑奉恩硬嗯起来:“律成一走,我,我真以为今后就见不到了,听到他的消息我还是很高兴,真是很高兴,律成在延安还好吧?”
朴健雄又拿过信看起来……
杜君惠:“听说律成在延安表现不错,是延安的一个活跃分子,到处教唱歌,很多人都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