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历三百九十八年,第十四层国师塔修成。
也就是在这一年,大宋当朝圣上携国师御驾亲征,不出三月时间,便将各地动乱平息,让治下百姓重获安宁。
之后便是斩首叛党,诛杀恶贼,封新王,拜新将。
一切之所以会如此顺利,最大的功臣,自然当属国师宋开阳。
皇城之上,大宋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连封了他“护国公”和“镇国公”两大称号。
甚至还当众传下圣旨,见国师便如见帝王,大宋国师之名在今日达到了鼎盛。
群臣与百姓皆高呼国师之名,传颂他的丰功伟绩。
从这一刻开始,宋开阳的身份得到了整个大宋的认可。
也同样是在这一天,他将自己的心魂印记,打在了大宋龙脉之上。
自此,十余年的筹备工作终于接近尾声。
大计将成,宋开阳的心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反倒是意外的平静。
雨夜,他站在高耸的国师塔顶端,于大雨倾盆之下,俯瞰整座皇都,眼中似乎闪过了些许追思与不舍,但终究被决绝与坚定取代。
“国师大人。”
一位纤细的身影跃上塔顶,轻唤一声后,将一件大衣披在了他身上。
这女子是宋开阳来到此界后,培养的第一位心腹之人,名叫张秋燕,是皇城贵族的庶出女。
她已经隐隐察觉到了,今日的国师与平时不同,但当真正看到宋开阳那满眼漠然之色后,她还是不禁心头一紧,感到一股寒意上身。
“燕儿,你如今修为几何?”
“回国师大人,已入四境!”
“嗯,追随我,可曾后悔?”
张秋燕闻声一怔,不知为何,心间竟是泛起一阵酸楚之意:“国师大人!自随您离家之后,秋燕从未后悔!”
“好,不悔便好。”
宋开阳言罢,缓缓抬起手臂。
张秋燕只感觉心头忽得一空,便看到国师手中出现了一个鲜红色的跳动之物。
一身真气从她胸口的空洞快速流失,她无力的伸手,却最终没能碰触到宋开阳的衣衫。
她晃动着身子,看向宋开阳的目光中有错愕、有疑惑、有悲伤,却唯独没有怨恨。
就像她方才所言,自从跟随宋开阳离开那个让她感到无比绝望厌恶的家族开始,就从来没有后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