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淳于越叔孙通密谈

咸阳城的午后时分,烈日高悬于天空之上,散发出无尽的光芒,毫不留情地炙烤着这片广袤的大地。前几日下的雪快速融化,街道上泥泞不堪,但年前的喜悦还是萦绕在众人心头,让咸阳城更加热闹。

在淳于越府邸的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气氛沉重而压抑得令人窒息。淳于越身穿着一袭素色的儒家长袍,长袍随着他缓慢的步伐轻轻飘动。他面庞清瘦,颧骨微微凸起,一双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坚定的执着。此刻,他正缓缓地踱步行至窗前,凝视着窗外几只叽叽喳喳乱叫的鸟儿,心头的忧愁愈发浓烈起来。

叔孙通则静静地安坐于一侧,他身材高挑修长,手指灵活地摆弄着手中的一枚竹简。那张略带沧桑的脸庞上挂着几分历经世事的世故与沉着冷静。此时,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淳于越轻微的脚步声和叔孙通偶尔翻动竹简的细微声响交织在一起。

终于,淳于越停下脚步,率先打破了这份令人难熬的沉默。他的嗓音低沉而略带沙哑,仿佛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一般:“叔孙大人,现今这大秦的局势,真是让我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说着,他转过头来,目光直直地看向叔孙通,眼中满是疑惑和不安。

接着,淳于越继续说道:“想当初,大王一心沉迷于求仙问药之道,对朝政之事尚且不闻不问。可如今呢?他不再热衷于此事,然而对于立储这般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却是毫无半点想法。现在,就连长公子也被他派遣到了百越那等偏远荒凉之地。长此以往下去,国本必定难以稳固,恐怕会引发一场巨大的混乱啊!”说到最后,淳于越不禁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的忧虑之色更浓了几分。

叔孙通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竹简缓缓放在书案之上,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心中正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一般,轻声叹气道:“淳于兄所言甚是。咱们这位大王,生性本就多疑,且刚愎自用得很呐。现如今更是对那嘉阳公主宠溺到了极点,以前那些事儿也就罢了,谁曾想今日居然会让嘉阳公主去担任煤运司司主一职,这实在是太不合乎礼法,咱们苦口婆心地进谏,可大王却全然当作耳旁风,根本不予理会。照这样下去,将来可怎么得了?”

淳于越闻言,慢慢地转过身来,他的目光如炬,坚定不移地道:“即便情况已经这般糟糕,但我辈身为臣子,既享受着君王赐予的俸禄,理当忠心耿耿地侍奉君主,岂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态发展而无动于衷呢?公子扶苏向来以仁爱宽厚、贤德明智着称,其名声在外,远扬四方。倘若能够拥立公子扶苏为太子,那么大秦国兴许还存有长治久安的一线生机和希望啊。”

叔孙通听后,不禁点了点头,然后霍然起身,在书房里开始来回踱步起来。只见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凝望窗外,似乎正在脑海中苦苦思索应对之策。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停下脚步,略作沉吟之后开口说道:“若是直截了当地向大王提及册立太子一事,想必大王定然会心生不快。依我看来,倒不如暂且先避开这个敏感话题,而是从大秦国的治国方略谈起。通过引经据典,以古代的兴衰成败为例证,巧妙地暗示大王应当注重继承人的品德修养以及治国理政的才能。如此一来,或许既能引起大王的深思,又不至于触怒龙颜。”

淳于越微微点头,表示认同地点了点头,缓声说道:“立太子乃是国之大事。大秦本来就对我们这些儒家之士抱有诸多抵触情绪。所以关于此事,由我们直接开口提及恐怕不太妥当。若要成功推动此事,最好还是能够多拉一些人站在同一阵线,共同进言,这样才有更大的胜算。”

叔孙通闻听此言,也是连连点头称是,对淳于越的观点表示十分赞同,并紧接着问道:“既然如此,依淳于兄之见,究竟让何人来首先挑起这个话题最为适宜呢?”

淳于越略作思索后回答道:“依我看呐,蒙恬将军便是一个极好的人选。他与大王自幼便相识相知,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而且众所周知,蒙恬将军一直以来都是大王特意留给未来君主的一把锋利宝剑。倘若由他率先提出册立太子之事,想必效果会相当理想。”

叔孙通听完淳于越所言,先是点了点头,但很快又皱起眉头,不无担忧地说道:“话虽如此,可蒙恬将军终究是一介武将啊!他向来并不擅长言辞表达,再加上他与我们并无什么交情可言。若是我们就这样冒然前去拜访,请求他出面提议立储之事,极有可能会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察觉。一旦如此,只怕我们二人今后的处境将会变得愈发艰难。”

淳于越听到这里,不禁轻嗯一声,认可了叔孙通的顾虑,然后接着说道:“嗯,你考虑得甚是周全。既然如此,那不如我们先去找几位御史大人探一探口风,尝试着让他们稍微提及一下此事,以此来试探一下大王对此事的真实态度和想法。”

听到淳于越的话语之后,叔孙通微微点头,表示认同,他回应道:“嗯,此计甚妙!我即刻前去联络几位御史。”言罢,叔孙通便脚步匆匆地离开了淳于越的书房,那急切的模样仿佛生怕耽误了片刻时间。

待叔孙通离去之后,淳于越独自留在书房之中,稍稍思索了一番。紧接着,他伸手拿起放置于书桌上的毛笔,蘸满墨汁,开始奋笔疾书起来。不一会儿工夫,数封写给几位相熟官员的信件便已完成。淳于越仔细检查了一遍信件的内容,确认无误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信件叠放整齐,然后唤来管家。

管家闻声快步走进书房,恭敬地从淳于越手中接过那一沓书信。淳于越面色凝重地叮嘱道:“务必尽快将这些信件送到各位大人府上,不得有误。”管家连连点头应诺,随后转身退出书房,并叫来一名机灵的小厮。他将书信交予小厮,详细交代了每封信需要送达的地址和收件人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