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席地而坐,中间摆着糖果,月饼,啤酒。都是大家从家里带来了。
少泽给每人发一支烟。
我犹豫了一下,他说:“抽,你这个干部怎么当的,烟都不会抽。”
大家抽烟,谈毕业后的见闻,感受。
张行远说:“你们都混得好,只有老同学在乡下教书,我就要靠大家帮忙。真的要调出那个乡里的中学才行。”
我说:“乡里的中学怎么啦?”
张行远就说起了自己上班的中学不在镇上。除了自己是个本科生,其他都是专科生、中专生。而且没几个老师住校。
最后说:“教育局董局长鼓励我们这些去乡里工作的大学生,就是一句话鼓励——你们是山乡明灯,一定要照亮山村。
结果呢,真的是瞎灯瞎火,连自己都要找个人照亮。”
大家都笑。
少泽调侃说:“纯真美丽的姑娘都在乡村,你每天晚上找个村姑谈心嘛。”
张远行白了少泽一眼:“还纯真美丽的村姑,凡是18岁以上的都外出打工了。你来村里,我去法院上班。我们换一下,让你来体验纯真美丽。”
众人哈哈大笑。
肖逸倒是客观,说道:“找找关系啊。至少换到镇上教书。”
张行远说:“任何人去说都没用。他们要用我们这批毕业生当垫脚石,好让自己爬上去。上次教师节,董局长还出席了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会议。
他有什么政绩出息?
就是今年分配,他提出了一个方案,从今年起,所有的毕业生分到教育部门必须签订合同,内容是先到最困难,最边远,最贫困的学校去工作,至少工作三年才能择优调动。
我说:“你要汪校长去说情。”
少泽说:“找舒娘娘,读书时,你和她关系还好。”
张行远苦笑了一下,说:“我还真找了她。她说这就是他爸的主意。”
我心里有些同情他,心想,我若是填的什么师范类,回了乡也是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
于是,我说道:“办法还是有。”
众人齐问:“什么办法?”
我说:“这个措施既然是舒书记提出来的,你三年之内要调回镇上或者县城是不可能的。”
张行远点头:“对,绝对不可能。三年之后也难说。”
我说:“你考研,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求人不如求己。读了研究生,你就可以跳出这个圈子。”
少泽说:“对,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肖逸说:“还有一条途径,你就好好工作,做出成绩,我来为你操作,下乡来报道,写一篇有份量的文章,把你树为典型,你就至少可以调到镇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行远说:“我也不想到镇上,就考研。反正到了晚上,学校里人很少。我要把那些书全部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