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桌是一张张木桌临时拼成的,还垫了层红布在底下,满满当当,同时也烟雾缭绕。
各镇各村代表上前祈愿,磕头上香,最后在一声声炸耳的锣响铳响炮响声中,为神佛们换上崭新的袍服,这道仪式就完成了了。
青壮们早已迫不及待,一队人负责敲锣打鼓放鞭炮,一队人负责请神抬神,还有一队人负责仪仗。
一时间各寺各庙,能抬的神像都抬了,队伍浩浩荡荡,从各处汇聚到一起,像是百川归海一样,全部到了一起。
围观的人们也纷纷跟着神像走,不过大部分人都见不到神像,队伍太长了,只能跟在神像后边的仪仗队伍那里。
不过这仪仗却也不简单,像是帝王出行一般,声势十分浩大,美中不足的是道具都比较劣质廉价,比不得真仪仗。
但也正是这份廉价,因而色彩大胆而又鲜明,一切人和事也都不那么拘谨小心,步伐轻快,笑语盈盈。大家想笑就笑,想说话就说话,鲜灵活泼,热闹真挚。
仪仗队伍之后,就是各式各样的花灯了,有满是绽放鲜花的花篮灯笼,也有传统的画满花鸟虫鱼的灯笼,有炫技似的繁华精美构思精巧的宫灯,也有鱼形、龙形、凤形等兽形灯笼。各式各样,争奇斗彩,美仑美奂。
花灯之后,还有“高跷”、“荡荡船”、“舞龙”、“舞狮”等等表演,自然还是杂技居多。
吴地巫傩文化还有些遗存,此时正有人身着巫袍,头戴面具,在人群中跳着原始而有野性的舞蹈,嘶喊着神秘的音符。
不过巫文化却已经失去主流地位,现在只能归在杂技表演当中了。百姓们不解其意,有的还会觉得丑而怪,甚至认为恐怖渗人。
巫傩文化很神秘,很原始,有的甚至狂野,确实会让不明所以的人下意识地恐惧并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