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参与平叛及后续任职:
太元十年(385 年),谢安去世,谢琰为其守丧。丧期结束后,谢琰获授征虏将军、会稽内史等职。后来又历任尚书右仆射、领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太元末年迁护军将军、加右将军等。
隆安二年(398 年),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联同其他地方刺史举兵,谢琰获假节、都督前锋军事,参与讨伐王恭。王恭被击败后,谢琰迁徐州刺史。
4. 镇压孙恩起义:隆安三年(399 年),叛民领袖孙恩卷土重来,攻克会稽等地。朝廷命谢琰加督吴兴、义兴二郡军事,与都督吴郡军事刘牢之前往镇压,他成功杀死义兴的孙恩叛民领袖许允之,迎太守还郡,后又击破吴兴的孙恩叛民领袖丘尪。随后,谢琰以本官领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
5. 轻敌遇害:谢琰在会稽时轻敌,既不安抚士民,也不修整武备。隆安四年(400 年)五月,孙恩率部众再次来袭,谢琰初遣参军刘宣之击退孙恩,但不久孙恩又再进。最终,谢琰在河塘之间的窄路行军时,为孙恩军在船舰中射箭攻击,军队前后断绝,他在千秋亭败于孙恩,被帐下督张猛从后砍杀,时年四十九岁,他的两个儿子谢肇和谢峻也同时遇害。朝廷追赠他为侍中、司空,谥号为忠肃。
谢石(327 年-389 年 1 月 27 日),字石奴,陈郡阳夏人,东晋时期的名将。以下是他的主要经历:
1. 出身名门:谢石出身于“陈郡谢氏”,是太常谢裒的第五个儿子,太保谢安的弟弟。凭借家族的声望和地位,他得以进入仕途,最初担任秘书郎等职务,后历任黄门侍郎、征虏将军、尚书等职。
2. 君川大捷:太元四年(379 年),前秦将领俱难及彭超攻下彭城、淮阴后南侵淮南地区,六万大军逼近广陵,谢石领水军在涂中抵御。后来谢玄等人于君川大败前秦,成功解除了危机。战后,谢石因功被封为兴平县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 淝水之战统帅:
战前决策:太元八年(383 年),前秦天王苻坚南侵,谢石被任命为征虏将军兼假节、征讨大都督,指挥谢玄等人抵抗前秦军队。起初,面对前秦大军,谢石畏惧打算不战坚守而拖延战事,但在谢琰的劝说下,听从了原东晋将领朱序的建议。朱序告知晋军应在前秦大军未到齐前击败其前锋,从而夺其士气。
战争经过:谢玄所派的刘牢之击溃前秦将领梁成后,谢石领兵水陆并进,逼近寿阳,并与前秦军隔着淝水对峙。之后,谢玄等成功劝说苻坚让前秦军后退决战,趁秦军后撤崩溃时率军进击,大败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