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史记张仪列传翻译下

张仪说:“况且我带着大王您授予的符节出使楚国,楚国怎敢杀我呢。假使杀了我而能让秦国得到黔中之地,那可正是我的最大心愿啊。”于是张仪就出使楚国了。楚怀王见到张仪后就把他囚禁起来,准备杀掉他。

靳尚对郑袖说:“你也知道自己会被大王嫌弃吧?”郑袖问:“为什么呢?”靳尚说:“秦王非常宠爱张仪,不想让他身陷楚国,现在准备用上庸之地的六个县贿赂楚国,用美人来向楚国求婚,还要派宫中善于唱歌的女子作为陪嫁。楚王看重土地,尊崇秦国,秦国来的女子必然会尊贵起来,而夫人您就会被排斥了呀。不如您去替张仪说情,把他放出来。”

于是郑袖日夜向楚怀王进言说:“做臣子的都是各为其主效力呀。现在秦国的土地还没到手,秦国就派张仪来了,这是很尊重大王您呢。大王您还没以礼相待就把张仪杀了,秦国必然会大怒,然后来攻打楚国。我请求和儿子一起迁居到江南去,免得被秦国残害啊。”楚怀王听后后悔了,就赦免了张仪,还像从前一样优厚地对待他。

张仪被释放出来后,还没离开楚国,听说苏秦死了,就游说楚王说:“秦国的土地占了天下的一半,军队的实力能与四个国家相抗衡,四周有险要的地势,又有黄河环绕,四面都有要塞作为坚固的防线。勇猛的战士有一百多万,战车一千辆,战马一万匹,储存的粮食堆积如山。秦国的法令严明,士兵们愿意赴难,乐于效死,君主英明而且严厉,将领聪慧而且勇武,即便不出动军队,只要占据常山的险要地势,就一定能折断天下的脊梁,天下各国中,谁要是最后臣服,谁就会最先灭亡。

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和驱赶羊群去攻击猛虎没什么不同,老虎和羊谁强谁弱是很明显的了。现在大王您不和猛虎结交,却和羊群联合,我私下认为大王您的计策错了。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就是楚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两国相互争斗,这种形势是势不两立的。大王您不和秦国结交,秦国出兵占据宜阳,韩国的上党地区就无法和外界相通。秦国再出兵河东,夺取成皋,韩国必然会向秦国称臣,魏国也会跟着服从秦国。秦国攻打楚国的西边,韩国、魏国攻打楚国的北边,楚国的江山社稷怎能不危险呢。

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聚集一群弱小的国家去攻打最强大的国家,不估量敌人的实力就轻易作战,国家贫穷却频繁地发动战争,这是走向危亡的做法啊。我听说,兵力不如对方就不要向对方挑战,粮食不如对方就不要和对方持久作战。那些主张合纵的人,修饰言辞,抬高君主的气节,只说有利的一面,不说有害的一面,一旦遭遇秦国的祸患,就来不及挽救了。

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这件事。秦国西边有巴、蜀,大船运载着粮食,从汶山出发,顺江而下,到楚国三千多里。大船运载士兵,一艘船能载五十人和三个月的粮食,顺流而下,一天能行三百多里,路程虽长,却不耗费牛马之力,用不了十天就能抵达扞关。扞关一旦受到惊扰,那么从楚国边境以东就都得守城戒备了,黔中、巫郡也就不再归大王您所有了。秦国出动军队从武关出发,向南攻打楚国,楚国北方的交通就会被阻断。秦国攻打楚国,楚国的危难在三个月之内就会降临,而楚国等待诸侯救援,却要在半年之后,这时间根本来不及呀。那些弱小国家的救援,让大王您忘记了强大秦国带来的祸患,这就是我为大王您担忧的原因啊。”

太史公说:三晋这个地方有很多善于随机应变的谋士,那些主张合纵、连横而使秦国强大起来的,大多都是三晋之人。张仪的所作所为比苏秦更过分,然而世人厌恶苏秦,是因为苏秦先死了,张仪就大力宣扬暴露苏秦的短处来辅助自己的主张,成就他的连横策略。总之,这两个人实在是能使国家倾覆危亡的谋士啊。

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愿。”遂使楚。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不若为言而出之。”于是郑袖日夜言怀王曰:“人臣各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张仪来,至重王。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怀王后悔,赦张仪,厚礼之如故。张仪既出,未去,闻苏秦死,乃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险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明以严,将智以武,虽无出甲,席卷常山之险,必折天下之脊,天下有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大王不与秦,秦下甲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梁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梁攻其北,社稷安得毋危。且夫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数举兵,危亡之术也。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夫从人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秦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孰计之。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馀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太史公说:苏秦兄弟三人,都靠游说诸侯来显扬名声,他们的策略擅长随机应变。而苏秦遭反间计被杀害,天下人都讥笑他,忌讳学习他的谋略。然而世间流传的苏秦事迹有很多差异,不同时期有类似他这样情况的事迹都附会到苏秦身上了。苏秦出身于民间,联合六国合纵相亲,他的智慧有超越常人的地方。所以我罗列他的事迹,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载,不让他独自蒙受不好的名声啊。

苏秦这人是周人,曾师从鬼谷先生。钻研揣摩之术后有所成就,埋头苦读《阴符》。主张合纵,离间连横,曾佩挂六国相印。连周天子都为他清扫道路,家人也都恭敬地伏在地上。苏代、苏厉也很贤能啊,能延续家族荣耀,使亲族受益。

这就是太史公对苏秦,张仪的评价,看起来都不很好,对苏秦持好的观点,但是说张仪的话就有点中肯了,不知你怎么看的?

古时文人对苏秦、张仪的评价褒贬不一,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