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派里还掺杂一些导演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要么是卢川朋友,要么出于别的原因才加入——比如有些是嫉妒林麦冬的剧本胜出,于是来个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小小兴趣小组,居然也玩上政治了!
不过这也正常,只要是人就难免有立场,陆明丽、宋小飞加入《雇佣人生》,和林麦冬走得近,自然不好再接近文学系,文学系也差不多,林麦冬开拍短片前那次演讲,让大家恨透了否决实践课题的文学系领导。
从本质上来说文学系学生属于被迁怒,但人际社会的交往,真正能保持客观中立不被情绪驱使的,毕竟是少数,情绪节奏一旦起来,就必然会失控扩大化。
校园对抗,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之间的龃龉对立,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来的。
坐在活动室角落,看见卢川和文学系的学生进来,陆明丽翻个白眼儿,转过头,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在她旁边,几个制片组和摄影组的学生,正逼问娄蒿:“……你不是和林导一个宿舍吗?片子剪什么样你不知道?”
娄蒿叫屈:“我又没参与后期,我是真不知道,要不你们去问张兰嘛,麦冬找的那个剪辑师,好像也是她们专业的老师,说不定她知道。”
名叫张兰的学生连连摇头:“郝老师上次开课还是去年,今年我都没见过她。”
几人还待继续问。
陆明丽不耐烦了:“林导昨晚不是让宋小飞通知我们了嘛,3天后去拿拷贝,到时候不就知道了,你们现在着急又有什么用。”
几人表情讪讪:“我们……唉,我们就是有点不踏实……”
实际上,自从拍摄结束后,参与《雇佣人生》拍摄的学生中,类似几人这种心态的不在少数。
说白了,大家都有点虚。
短片毕竟是大家一起参与创作的,没人不希望它成为一部好片,当初大家愿意参与进来,主要原因就是林麦冬剧本噱头搞得好,有意思有看点,又有深度。
但作为预备的电影从业者,大家也都清楚,很多时候,好的剧本,好的构思,不一定能拍出好片。
胶片盒一关,影响一部成片的因素太多了,一本惊艳的本子,最终拍成一坨平平无奇的垃圾,并非什么罕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