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谁是陈耳

接触陈耳和陈青松,是林麦冬为以后做的准备。

人的目标总是会随着时间,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刚回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林麦冬最大的想法,就是好好混下去,他甚至都没奢望能做出什么样的成就,只求这辈子别因为贸然回来,高考失利,混得连上辈子都不如。

考进北电之后,他的目标有了些许提升。

不再考虑能不能混下去的问题,而是积极筹备短片,营造人设,主动尝试提升自己的名气和地位,一点点积累话语权。

但这个时期,他的目标仍然是相对个人的。

毕竟重生前,他已经是个40多岁的中年人,20多年风雨,早就让他看透了这个社会的运行逻辑。

无论做什么,隐形的门槛都是无处不在的,未来那些屹立富豪榜上的人物,又有几个是“普通家庭”出身?

倒也不是说普通家庭就完全无法突破壁垒,而是机会很小,条件苛刻。

几乎很难实现。

与那些苛刻的条件相比,突破底线,挑战道德和法律,反而成了更可能实现的选项——8、90年代崛起的那些草莽商人,难道他们真的不明白自己的手段有问题吗?

他们没得选择而已!

林麦冬既想往高处爬,又不想走那样的路,只能努力营造自己的“才华”和眼光,也是他没得选择。

但之前在电影电视部大楼,亲自推动“历史”发生改变,他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具备了突破壁垒的机会和条件!

王虹卫,郑冬天,王峰生……

张海芳、田壮壮、韩三坪……

在他有意的营造,和无意的感染中,这些人开始信任他,接纳他,而他们本身是站在“门”后的人,他们接纳他的同时,也等于将自身的门敞开了一条缝隙,让他能稍稍跨过那一道道隐形的门槛。

张海芳的邀请,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

只是他最开始没有听懂罢了!

当然,走出电影电视部大楼的时候,他就想明白了,否则,他又哪里有资格敢不听教授们的话,执意要搞什么海选?

无非是他知道,学校已经限制不住自己,才没有继续压制自己的本性!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唯唯诺诺、性格圆滑的人,否则,重生前也不会从一个小编剧,摇身变成短剧工作室的老板——手下管理那么多人,只靠圆滑可做不到!

思绪起伏着,林麦冬看向桌上那一堆申请书,又有点可惜。

可惜最近几届北电导演系人才凋零。

只有陈耳和陈青松可以入眼,宁昊、路阳、郭凡等未来出头的新生代导演,现在都还没影儿呢!

王虹卫把申请表都收了起来,然后指着三份“筛选”出来的,问道:“什么时候通知他们?”

“尽快吧,趁着第一场雪还没来,《我们俩》要赶紧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