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4章 镐京大捷(5)之申公豹与吕岳

第2470章:镐京大捷(5)之申公豹与吕岳

李世民会选在镐京遗址,和王翦进行决战,并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只是因为这里地势开阔,适合进行决战罢了。

镐京废墟周边一马平川的地形,虽便于秦军的骑兵作战,但也同样便于唐军步骑协同作战。

秦军三万,光是骑兵就占了一半,足足一万五千铁骑。

唐军六万,虽没有秦军那么多的骑兵,但也有一万铁骑,这也是李世民手上仅剩的西凉铁骑了。

董卓死后,西凉铁骑一分为二,被李杨两家给瓜分了个干净,其中李世民还是占据大头的一方。

杨广和李世民争关中,失败后退入凉州,当时麾下西凉铁骑的数量已经没剩多少了,可随着他在凉州发迹,并最终统一凉州,隋系西凉铁骑开始愈发壮大。

反倒是原本家底雄厚的唐系西凉铁骑,却在不断的战败中愈发势弱,如今更是只剩下一万精骑。

无论是唐国,还是隋国,其实都不缺马。

隋唐两国合力灭亡了羌族,瓜分了羌族的全部资源,并将羌地整合成了六郡之地,隋唐两国各占一半。

这一战让隋唐两国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羌族也是游牧民族,盛产牛羊马匹,羌地也适合牧马。

所以,隋唐两国又怎么可能会缺战马?反而靠出口战马来维持庞大的军需。

唐国占据关中,勉强能够负担得起大军的开销,那么占据贫瘠凉州的隋国,又靠什么养军队呢?

只有卖战马这一条路。

乱世之中,战马可是重要战略物资,而且还是消耗品,根本供不应求。

南方的蜀楚两国都不产马,却都组建起了骑兵部队,就是从隋唐两国购马的缘故。

哪怕卖了大量的马匹给蜀楚两国,唐国的战马储备也依旧富裕的很,可自身的骑兵数量却不算多,这主要是在和秦军的作战中消耗掉了。

其次则是骑兵的开销比步兵大的多,而以战败后的唐国的体量,根本就养不起那么多的骑兵,无法将所拥有的战马都内部消化转化为骑兵。

毕竟不是哪一国都能向秦国那样,随随便便都能组建起二十多万骑兵。

当然,唐国的骑兵总量,肯定也不只一万这么点,而是整整三万。

除了关中的一万西凉铁骑外,唐国在陇西和羌地,都还各有一万骑兵。

只是这两万骑兵都是新征之军,训练时间尚短,且从未经历过战火的磨砺,显然不可能是武装到牙齿的大秦铁骑的对手。

所以,李世民才会将这一万西凉铁骑留在关中,因为唯有董卓时代就存续至今的一万西凉铁骑,才能和大秦铁骑交手的资格。

唐骑一万,秦骑却有一万五千,唐军明显处于绝对的劣势,不过李世民却丝毫不担心,因为骑兵方面的劣势,他可以从其他方面扳回来。

“启禀主公,秦军分三路而来,王翦所部为中军,公孙轩辕和公孙衍,分别组成左右两翼,随军将除了宇文成都、岳云、裴元庆、黄天化等将之外,并未出现其他新面孔。”

听到手下的汇报后,李世民看着对面整齐有序的秦军阵营,嘴角闪过一抹冷笑,自语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王翦,你所有的情报孤都了然于胸,而你对孤却一无所知,这一战你必败。”

桃园村医的快乐生活

秦军西路三军的所有情报,包括兵力部署、配比、将领阵容等等,都在之前的大战中暴露了出来,所以李世民才会如此的了解王翦的底细。

反观王翦这边,除了知道出城的唐军具体兵力,以及主将是李世民之外,甚至都不知道唐军除了李元霸还有哪些将领,对唐军的底细了解甚少。

战争既国力战,也是情报战。

我了解你的全部,而你却对于我一无所知,进行针对性布置的话,完全可以弱胜强。

李世民明知己军士气低落,综合战力要弱于秦军,却依旧敢于出城决战,就是觉得已经王翦的底细给摸清了。

现在他不但在兵力方面全面占优,在将领阵容方面也同样占据绝对的优势。

这次李世民麾下的将领阵容,可不只有李唐本国的猛将,还有半路加入进来的道门三清,以及佛门的精英弟子。

太清:姬发、伯邑考、南宫适、姬叔乾、姬叔坤……

玉清:萧升、曹宝、姬叔明、姬叔升、姬叔德……

上清:申公豹、吕岳、陈庚、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