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众枢臣唇枪舌战(1)

百年争战 路人四九 1146 字 13天前

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接旨,速即上疏:崇厚此约,所不可取者有三:

一、伊犁乃我国之领土,俄军乘虚入侵,蹂躏我边民,掠取我财物。我今索还土地,俄方竟然要我赔偿军费,如此强盗行径,乃国际公理所不容也。

二、俄方以划定两国边界为名,行掠夺土地之实;我方一弹未发,公然割地与人,甚不合情理也。

三、俄方之所谓通商,其志在谋利,其政府广设领事,深入我腹地,坐探虚实,此种通商,为我所不取也。

兹一矢未闻加遗,乃遽议捐弃要地,其所欲,譬犹投犬以骨,骨尽而噬仍不止。既遵其约,然俄人之无义,断难望其守约而持久。目前之患既然,异日之忧何极!如今之计,当先礼而后兵,复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韧而求胜。

伊犁将军金顺以宗棠马首是瞻,亦疏曰:崇厚与俄所议之条款,必不可允者七。即废崇约,复遣得力之士再议之;议要不成,整军讨之!

两江总督沈葆桢亦奏:崇约万不可行,此约若签,所得大不偿所失,且名为得者实则毫无所得,而后患正不可知。

直隶总督李鸿章接旨,速即上疏:是崇厚所定之约,行之虽有后患,若不允行,后患更亟。全权便宜行事之权,崇厚代国行之。若先允后翻,其曲在我。骤然翻盘,衅必由我起。

中俄接壤之处约万余里,兵衅一开,防不胜防,其所要求恐仅照现议而不可得者。而英、德、法、倭等国,更会伺机而动。

鸿章奏罢,愈思愈惶,复致函总理衙门:俄皇想念两国多年和好,方才同意议还伊犁;如我再议更改,则必定不会允许。再观崇之约文,所稍吃亏者,仅伊犁南边两山之间一带空地。若因此贸然与之决裂,深为可虑。恳请吾王大臣主持大计,勿为浮言所撼惑。

翰林院侍读学士黄体芳接旨,速即弹劾崇厚专擅误国,非重治其罪方可以儆效尤。

司经局洗马张之洞亦反崇约,上疏曰:俄人贪得无厌,此约不可许者十,崇厚允之可谓至谬至愚。若尽如此约,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西疆二万里之实际,是有西疆尚不如无西疆也。枢臣所以不敢公言改议者,诚惧一经变约,或召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