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这哪里是整理典籍,分明是赋予了它们新生!
孙藏书楼管理员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缓缓起身,走到书架前,拿起一本仔细翻阅。
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点头赞许,手指轻轻抚摸着书页,仿佛在感受着历史的脉搏。
良久,他放下手中的书,长叹一声:“后生可畏啊!老夫先前多有得罪,还望郑公子海涵。”
郑逸微微一笑,拱手道:“孙老先生谬赞了,晚生不过略尽绵力,为传承文化尽一份心力罢了。”
台下,夏婉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郑逸的身影。
她看到他在台上侃侃而谈,挥洒自如,心中充满了骄傲和爱意。
她脸颊微红,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一人。
郑逸在台上偶尔与她对视,感受到她炙热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嘴角微微上扬,
陈传统学者脸色铁青地坐在角落,看着郑逸在台上大放异彩,心中五味杂陈。
他原本想借此机会打压郑逸,却没想到反而成就了他。
他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研讨会结束后,王富商走到郑逸面前,脸上堆满了笑容:“郑公子大才,老夫佩服!先前有所怠慢,还望见谅。不知公子整理典籍还需多少资助?”
郑逸谦虚地笑了笑,正要开口,却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郑逸哥哥,你太厉害了!”
夏婉一路小跑过来,拉住郑逸的衣袖,“我早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郑逸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发,转头对王富商说道:“王员外,此事我们稍后再议……”
研讨会后的几日,郑逸的书房热闹非凡,年轻的学者们络绎不绝地前来拜访,他们眼眸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同找到了指引方向的灯塔。
“郑公子,您的见解真是令人叹服!”一位年轻学者激动地说着,手中的书页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您对《春秋》的解读,简直醍醐灌顶!”另一位学者附和道:“是啊,郑公子,您将史料与现代知识结合的整理方法,真是前所未闻,却又如此精妙!”
郑逸被簇拥在人群中央,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他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成就感。
五部重要典籍的整理工作已经完成,装订成册的新书散发着墨香,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如同他辛苦耕耘后收获的累累硕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感到一种由衷的畅快,如同攀登高峰后的豁然开朗,远眺山河的壮阔豪迈。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