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谍影初端倪 安全部重组

众人被今天的特殊的朝政模式,震惊的无以复加,以前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的朝会议政。但是今天的新鲜的议政模式,让众人的心中更加清晰,以后做事情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方向。这样的方式,让众人觉得做事情,不像以往的那样的猜测了。一件事情的推动,首先奏章的修改,来来回回都需要议定好多次。这样的方式不只是能提高办事的效率,也能够让人心中有一个明晰的目标。

同时朱允炆有意识的推动部门之间的联动,这种打通部门之间沟通成本的行为,更加的增加办事的效率。而不是之前那种,相互之间推诿扯皮,不敢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让朝廷,更加有序的工作,所有的政策才能更快的推动。

众人虽然离开了谨身殿,心中都是在仔细揣摩,刚刚议政带来的方法,还有接下来的部门的工作方向。

“皇爷,宋忠求见。”

众人离开之后,朱允炆一直坐在龙椅上沉思。关于藩王外封的种子,已经通过周王种下了,接下来就要推动这项政策的实施了。朱允炆的心中的方向一共三个,分别就是西南、东北、西伯利亚,东北方向的朝鲜,显然是朱允炆最想要的出口,这个地方可以打通出海口,从而能以最短的距离。打到倭寇本岛,朱允炆对于倭寇本岛的硫磺资源、银矿资源,可是已经垂涎已久了。只是太监禀报的声音打断了,朱允炆的思绪。

“宣!”

“臣,拜见皇爷,圣躬安!”宋忠匆匆的来到大殿中央,拜见道。

“朕安,平身,赐座。”朱允炆点了点说道。

“皇爷,关于先生的身份,已经查清。”

“噢?说说。”

“据户部侍郎吴风华交代,先生名叫张士谦,是已故张士诚的弟弟。一直以来张士谦,以祸乱大明为己任,通过张士诚集团留下的残余势力谋划。倭寇之乱,就是张士谦,通过联系海上的方国珍参与势力联系,勾结倭寇发动的。其一,为了笼络江南的势力,图谋海上贸易。其二,为了对抗朝廷的开海,所以每当朝廷对于海禁有所想法的时候,就会发动倭寇之乱。

张士谦是整个势力的核心人物,据吴风华等人交待,吴风华虽然是张士谦重点培养的人物。但是很多的核心机密,他们都没接触到。如果这次不是陛下的突然发动京营改革、盐政措施,这帮人可能就会通过削藩政策,搅动朝堂,发动祸乱。

藩王的走私路线与他们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乔姓商人的交代,他们一直以来都是通过走私获得皮毛。然后通过张士谦的手中海贸,销往域外,获得利润之后,或购买粮食,或通过工部侍郎,获得武器装备。

据安全部的情报系统信息,此刻张士谦已经逃到海上,通过方国珍的弟弟方国用,联系到了倭寇那边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勾结,达成了合作,但是具体的合作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侦查。”

朱允炆听着宋忠的汇报,一边沉思着。显然这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的缙绅势力,直接惊的朱允炆一身冷汗。难怪,历史上的朱允炆的糊涂政策,很少有人反对。可以想象这朝堂的水到底有多深了,各方势力鱼龙混杂,朱允炆相信这个张士谦势力,也不过是冰山一角。

自宋以来,衣冠南渡,江南的文教之盛,显然是比北方强的太多了。如今朱允炆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加强北方的教育建设。目前手中掌握的年轻翰林,显然没有从思想上转变,这帮人的用法就是,研究一套实用主义的思想纲领。从而以这套东西,发动起来对于整个朝堂进行,彻底的思想风暴。显然文官的思想教育是要实行的,但是以现在的教材编写程度是不够的。

如果汇通商行的人才进行教育改革,显然这帮人也是不能胜任的,看来这些势力还不是清除的时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使朱允炆掌握先进的知识储备,还是需要五年的努力,才能建立完整的教师团队。

看来内部的清理,只能在转移到地下了,见招拆招,摸清势力的关系。对外部的沿海倭寇势力,就让水军去练兵了,如果连这帮海盗都打不过,那也别想着发展海贸,争霸海洋了。

“爱卿,从朕让建设安全以来,朕对你寄予厚望的,这种事情为什么还是发生?”

朱允炆一脸严肃的看着宋忠说道。宋忠一脸煞白,额头上流着冷汗,突然跪在地上不断地求饶。

“哼,朕要你狗命有什么用?汇通商行的繁荣,迷花你的双眼了吧?朕问你朝廷的势力你现在梳理了多少?”朱允炆继续脸色严肃的问道。

“皇爷,臣该死!”宋忠继续伏在地上,声音颤抖的回道。

“以后你把汇通商会交给你手底下的钱三,你和王羡之专心负责情报。你坐镇国内,主要负责整个大明的情报,朕给你一年的时间,要把这些势力给我梳理清楚了。王羡之负责域外的情报系统建设,目前域外的主要方向,是倭寇、朝鲜、西南、西伯利亚方向。能不能做到?”

“臣,能做到,做不到提头来见。”宋忠磕头保证道。

“好,滚吧!记住朕要的不是你脑袋,事情办不成你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去,让王羡之滚来见朕,扬州结束这么久,也该休息够了吧?”

“遵命,皇爷。”

宋忠本来还在为扬州之事满心的欢喜,没有想到今日被朱允炆这样的一敲打。本来宋忠没有意识到,张士谦的逃跑和势力的情报,安全部可以说没有做到。所以今日经过朱允炆的敲打,宋忠心中更加开心,至少证明皇帝是把自己当心腹在用。

宋忠之前是当过锦衣卫指挥使的,宋忠清楚的知道,如果皇帝开始夸奖你的时候,那就证明你离死不远了。皇帝的心腹需要的只有服从、执行、忠诚,这是宋忠以前的心得,也是宋忠以后的做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