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日本国防妇人会”为例,在1934年时,该组织尚只有54万人,到了1935年12月便迅速增长到了255万人,1937年12月猛增到685万人,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是飙增到925万人。
到了1942年,日本政府把前面三个团体合并成了“大日本妇人会”,此时会员人数达到了恐怖的1900万,这几乎囊括了日本所有的成年女性。】
古人们:这些支持侵略战争的女人竟然比工人还要多,就算里面有一半是被逼或者不那么自愿参与的,那也超过支持侵略的工人数量了!
统治者们:日本成年女性有近两千万,那么加上小孩、老人和男人,总人口应该在六七千万,比地理课本上那个后世少一些。但这样的小国却有实力养活这么多人,还有余力侵略一个四万万人口的大国,足见工业化的威力之大啊!
大臣们:可是工业化需要大量识字的产业工人,天幕已经被禁,帝国也没有办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大范围扫盲啊。
【而像日本这样把举国妇女纳入到一个妇女团体,并使之服务于战争体制的例子,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古人们:确实,闻所未闻呐!
【此外,妇女在激励士兵的作战意志这方面,也能起到其他群体都起不到的作用。例如,在战争期间,日本的妇女流行一种为出征的士兵缝制“千人针”的风俗。
所谓的“千人针”就是头巾、腰带或小背心一类的物件,它一般是在士兵出征时,由兵卒的母亲、姐妹、妻子等女性,邀请街坊邻居的1000位女性各缝一针,制成此物以送给士兵穿戴。
那些女人相信,士兵们在穿戴上此物后,在保佑他们生命的同时,也可以激励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勇敢。】
古人们:和百家被一样是个迷信和寄托,但还不如百家被有用,那个起码还能盖一盖……而且这个名字也太怪了,听起来就很扎得慌。
【关于这一点,《郭沫若传》中有相关记载,那是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不久,决意回国抗日的郭沫若没有告知妻子,便自行回到了上海,这让他的日籍妻子佐藤富子心情很沉重。
有一天,佐藤富子在街头闲逛时,看到有好些妇女拿着布匹和针线在街上巡行,她们一看到有过路的女子,便走上前去请求她们在布匹上缝上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