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国军的祖传本事是层层阻击的话,我军的祖传本事就是迂回穿插了。
就在三纵和唐式遵部第146、第147师激战于四顾山时,曾晓正率领四纵从战场东北方向的吴岭头兜了个大圈子,直插位于战场后方的丁家桥镇。
唐式遵的前敌指挥部就设在丁家桥!
“司令员!前面有情况!”一名战士匆匆回来报告,“尖刀连一排发现前边的丁家桥镇子里有国军进驻,这些人中间有很多都是当官的,而且有间宅子还高高地架起了不少天线,一排怀疑可能是敌人的指挥部”。
曾晓灌了口水才接着命令道:“丁家桥正当四顾山背后,不管是不是敌人的指挥部都得打下来才行,让42旅派一个团上去,尽快把这里给拿下来”。
丁家桥镇不大,只有两百来户人家,自从唐式遵把指挥部搬进镇子以后,镇上的老百姓青壮被扣留充当苦力,其余的老弱则被毫不客气地轰出了自己家门赶到镇外,房屋都叫警卫、参谋、勤务等霸占了作为营房和仓库。
寒冬腊月的,无家可归的老百姓们只能避入山中的背风处躲躲风寒,口粮也全被国军给抢去了,孩子们饿得哇哇直叫唤。
当四纵的战士出现在眼前时,百姓们完全是争着抢着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消息全都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一个被国军士兵用枪托砸破了脑袋的老大爷还主动地表示自己可以带路当向导:“他们的头头肯定是住在丁举人家的大宅院,我可以带你们去抓他”。
“大爷,你咋知道那里住的是头头?”
“那还能有假吗,举人宅子门口是有当兵的站岗的,进进出出的尽是些骑马的人,肯定是当官的才有这般排场呀”。
“大爷你简单给我们画一画、指一指就行了,打仗太危险了,我们不能让你跟着一起去冒险”。
在老百姓的帮助下,战士们很快就把镇子的结构和唐式遵指挥部所在的位置给大致摸了个清楚,安排妥当后,战斗随之打响!
唐式遵本来在身边留了一个旅作为预备队,可在三纵有意识的杀伤战术下,前线部队的伤亡非常大,他只能不断地把兵力填补上去,此刻镇子里头已经只剩下了最后的一个营。
“喂,喂,顾长官吗,是我呀”,唐式遵在指挥部里焦急地喊着,“独立师的火力太猛了,这忒么还是共军吗,我看小鬼子的炮火也就不过如此了,不是兄弟不卖命,委实是顶不住了呀,求你给我们二十一军留点种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