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手上握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正在地上进行打磨。所采集的石头大部分来自后山,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很硬,打磨起来很费力气。所打磨出来的石斧、石锤等作为生产工具很是合适;而用燧石等呈片状的石头,被制成石镰、石刀等工具。
工具的重要性,在张洪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族人已经逐渐明白,在其他部落还在勉强维持不饿死,在寒风中哀嚎,现在部落里有充足的食物供他们一日两餐,有宽阔、暖和的房间供他们遮风避雪,都离不开手上的工具。
但是对张洪来说,手上的石制工具真的太不方便了,不说后世的各类合金金属,哪怕给个铁质菜刀或者铁锅也行啊,甚至铜也可以。想要这些金属,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煤炭张洪已经发现不少疑似金属矿的石头,足够部落的开采使用,铁矿石张洪也见到过并收集了一些,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炼铁的技术和设备。
在这个寒冷异常的冰河时代,冬日持续的时间很漫长,而据观测,张洪部落所在的纬度还比较高,在40多度左右,这就导致冬季更加寒冷,而白天更加短暂。
整日猫在房间里是舒服了,但对部落未来的发展绝无好处,趁着食物充足,张洪想把这快6个月的冬季给利用起来,在来年开春,让部落的发展和自己的生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就是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用手去掐粟穗跟用石镰去割,效率几乎差了十倍,如果用金属镰刀呢?那效率还要差多少?再比如,来年春天准备的大规模种植,需要翻地,用石头翻地快还是用金属翻地快,这个更没有可比性,要想发展农业,工具即生产资料就是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当土地上产出的食物能够承担生产力所要消耗的部分,有结余,那才是真正的发展农业。
其次是道路,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后世显而易见的道理,这里却没办法跟人细说。部落去周边的森林、草场、溪边,已经踩出了一条条宽仅供两人并排行走的小径,就这,还经常因为下雨重新被植被占据。张洪观察过,正常情况下,从部落走到小溪边经常打水的地方,大概有个500多米,普通族人需要耗费10分钟左右,而道路良好的情况下,差不多只要5-7分钟就行了,而且这条小径还算是比较平坦宽阔的,那如果明年种地呢?再去更远的地方打猎、探索呢?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赶路,对张洪来说完全无法接受。
接下来就是食物多样性,原始人类几乎什么都吃,也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用生命的教训,知道了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而张洪可以利用后世的经验,将一些高产的、可以人工培育的给挑选出来,尝试培育,增加部落食物的种类和存量。比如夏天雨季时,张洪带人去采蘑菇和木耳,这些菌类都生长在避光潮湿的地方,比如倒下的树木上。张洪利用兽皮口袋,收集了不少长得成熟的木耳和蘑菇孢子,还有一些倒在树林里的树木,准备来年在部落进行人工培育。另外,还将一些果实的果核给收集起来,开春后专门开辟一块地方,用于种植、移栽果树。
剩下的,在明年,张洪没有打算去太远的地方探险、寻找新的动植物,一是目前部落周边的食物都还挺充足的,二是部落现在是要积累力量,不合适外出,还有一个就是张洪认为没有必要,把现在的地方经营好,再去考虑其他的事情。
在等到熊花他们将织麻布的流程熟练掌握后,张洪便放手交给他们去探索去研究,一个好的领导,不仅能够在专业知识上给下面的人予以帮助,更应该根据手下的人的特点和性格,去安排岗位。比如织布,交给熊花等部落女性,要比交给熊二他们要正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