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通痷路

弄堂的另一面的?围墙??也?还在?,围墙?上?有?一?扇?大铁门?,大铁门?里?厢??是商务印书馆的印刷车间。宝宝?经常?领?李莺莺?到?大铁门?前头?,跟?李莺莺?讲?;“我要?去?进去?寻宝?了?”。李莺莺?就会?一把?拖牢?宝宝?,讲?:“不要?去?,我?怕?。”

车间里的垃圾箱里每天总归有好多裁下丢弃的边角料纸片,可以用来做作业、打草稿。对于没有钞票买学习用品的小学生来讲,这些边角料纸片可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等围墙里的工人下班走后,宝宝就会爬上黑漆大门,翻过大鉄门,去垃圾箱里寻找边角料纸片,每次看着宝宝翻铁门时,悬在高高的铁门上方,李莺莺都会心惊肉跳起来,几乎要把眼睛蒙起来,几乎要惊叫起来,不敢再看下去。

当宝宝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纸片,立到了李莺莺?面前头的辰光,李莺莺?又会开心得连蹦带跳,他们又有了一笔财富。宝宝也会把一多半的边角料纸片塞给李莺莺,因为李莺莺每天喜欢做好多好多功课,还要抄写好多好多的诗歌,李莺莺?欢喜?诗歌?,少女?的?初恋?就?像?诗歌一样?美妙??。

有人?讲?,初恋是甜蜜的,像蜜糖?。

不过,有叫关人的初恋虽然轰轰烈烈,但也常常是匆匆而过,就像初春的白玉兰,可以一夜功夫,开得满树满枝,满眼洁白无瑕,引人夺目。一?转眼,又是一夜功夫,大风?吹过?,满地的落花,像煞一夜冬雪,白了大地,颇有几分寒意……

铁门如今依旧。而宝宝已不知去向,伊轻轻地叫了声宝宝的名字,声音在空寂的弄堂里漂浮了一下,消散了去……

三轮车走过长长的弄堂,在钉着“7”号门牌的墙篱笆竹门前停住了,李莺莺下了车,付了车费,车夫把两个皮箱从车上搬了下来,放到李莺莺的身旁,走了。三轮车“叮叮哐哐”的声音,慢慢地远去,消失。

李莺莺在墙篱笆的竹门前长久地站立着,像一座雕像,一动不动。唯有胸部深沉地起伏着……

李莺莺彻底离开了原本的家。

李莺莺被父亲和年轻的亲眷联手做成了“生米煮成熟饭”。父亲满以为李家门的一桩满意的婚姻总算成功了,还准备为李莺莺办一场像模像样的婚礼。父亲想攀上这门亲事是梦寐以求的事体,因为这位年轻人的家里是马来西亚的富商,只要一结婚,李莺莺就搭上了达官贵人的车,从此就可以荣华富贵,李家也就可以跟着一起荣耀起来……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李莺莺宁死不从。已经整整七天了,李莺莺没有哭,没有闹,不声不响地把自家关进了房间,不开门,不见人,不吃不喝,一副要把自家饿死的腔调。

父亲几乎天天都在李莺莺的房门口,苦口婆心地劝说着。

又是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父亲再一次来到李莺莺的房门口,隔着门板,用满怀父爱的慈祥声音和李莺莺讲:“莺莺啊,爹爹是一番苦心啊。完全是为了侬。”父亲的这句话已经讲了无数遍了。房间里还是一点声音也没有。父亲的心一阵阵抽紧起来。父亲毕竟是爱女儿的,把女儿逼到了绝境,等于把自己也逼进了绝境。父亲感到了心疼。伊轻轻敲了敲门又讲:“爹爹这副老骨头还有几年活头?侬格日子还长着呢。侬要为自家多多想想。”房间里依旧没有一点声音。父亲心如刀绞起来,再讲:“千不该万不该,爹爹不该做糊涂的事体,爹爹晓得侬恨爹爹,爹爹错了。”李莺莺的房间里还是没有一点声音。父亲额骨头上冒出了一片冷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莺莺的父亲已经陷落在深深的懊悔之中。七天来,父亲一天比一天懊悔,懊悔作为一个父亲把亲生女儿给葬送了,李父悔恨自己的糊涂、悔恨自己太贪财了,悔恨自家钻进了铜钿眼子里爬不出来,在害女儿,也在害自己。万一女儿有个三长两短……李父不敢想下去了,李父周身战栗着,哽噎了,用有点颤抖的声音讲:“爹爹老糊涂了,做错了事体,爹爹知错了,爹爹给侬跪下,爹爹认错了……”说着,“扑通”一下,声音老老响,真的跪倒在了李莺莺的房门口头。

李莺莺的房间里有了声响,门开了,跪在门口的父亲看见了,女儿经过七天七夜的生死抉择,终于开门出来了,无声无息的整整七天,不吃不喝的整整七天,如今,女儿还是活生生的女儿。心里禁不住一喜,忍不住老泪横流,赶紧想起身迎上去,想给女儿一个拥抱……

可是,李莺莺提着两只皮箱走出了房门,迳自朝大门口走去。就像没有看见跪着的父亲。

父亲一愣,明白了李莺莺要出走了,心又一下子抽紧了,扭身要拉住李莺莺,李莺莺从伊的手边划过而去,父亲想拉住李莺莺手里提着的皮箱。无奈年岁经不住苦熬,扭身间,翻倒在了地上。

李莺莺回头了,看了父亲一眼,心一酸,顿了一顿,心软了,想回转身去,一瞬间,又闪现了魔鬼压在身上的恶心,李莺莺压住了心软,咬了咬牙,依旧回转身,提着皮箱径直走向了大门。

父亲趴在地上来不及起身,仰着头,举起手叫着:“莺莺……”一声绝望而又凄厉的叫声惊动整幢房子。

李莺莺还是走出了家门,走下了台阶,毅然决然地消失在漆黑一团的夜色之中,李莺莺心思已决,再也不回这个家了,心里再也没有这个父亲了。

李莺莺经过七天的左思右想,选择了天通庵路作为自家的安生之地。李莺莺觉得自家与传说中“天通庵”的庵主有着相同的遭遇,尽管天通庵已经不复存在,但相传中的庵主让李莺莺可以找到了心灵想通的慰藉,这条以“天通庵”命名的天通庵路,足够让伊有勇气在这里潜心修学,度过自己再也不会有爱情的人生,伊也注定不会再怀恋人生的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