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坡上,顾佑安烧完五窑砖加一窑瓦。
他所需要的砖瓦都烧制好了,山下的房子正如火如荼的修建中。
当初因为是自用窑洞,所以窑洞挖的比较小,一窑只烧几千匹砖。
要是真的开厂,窑洞肯定还要挖比这个大一倍不止,起码烧一次几万砖,就烧火都要二十几天。
加上灌水,放冷,一窑差不多四十天左右。
这四个月,大队长带着公社书记来看了好几次,书记终于松口去县城把办厂的申请证拿下来。
整个大队都沸腾了,大家心里火热难耐,恨不得现在就上山去挖窑洞,开始烧砖。
顾学民拿着那张跑了几十趟才拿到的证,笑的得很开怀,嘴角都咧到耳朵根了。
拿到资格证,顾学民回来的当天下午迫不及待的召开了一次办厂事宜的大会。
会议主要是讨论厂子的管理和卖出问题,还有人员安排,工资等。
会议人员,是大队年轻一辈。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他们都老了,脑子也不如年轻的时候,也是时候让年轻一辈崭露头角。
他们这些老东西坐在后面给他们撑着,做坚实的后盾。
年轻一辈脑子灵活,读过书比他们懂的更多。
会议上,顾学民向大家宣布了建厂的计划和分工。
在座的都热情高涨,纷纷表示愿意全力以赴。
今天能来开会,全都是大队的佼佼者,这些人心里也门清,只要厂子办好,他们没犯错,肯定能有一份工作。
想到这里,大家更积极发言,村办公室讨论的热火朝天。
门外守着的村民也不论多让,家里有人进去开会了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开始显摆。
顾母和几个媳妇坐在人群中,嘴角咧开了,几乎要咧到耳根,双眸里的喜悦更是要化为实质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