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听到肖浩然的提议也没反对,于是六人中嘴皮子最六的张映被派出去了与三轮黑车谈价格。
张映走到了一个司机看起来跟父母年纪差不多的中年男子旁:“老板去常庄市场多少钱啊?”
听到有人问中年男子赶紧回道:“几个人啊,那地方可不近啊。”
“哎呀,老板我们六个人,你这挤挤能坐下。”
“六个人啊,那这样吧,总共十八块钱行不?我这小本买卖,学生这可没乱要啊。”
“老板,哪有这么贵的,十二块钱,行我们就坐,不行我们就走着去了。”
……
几经讨价还价,最终一个人两块钱,总共十二块。黑车三轮车拉着六人到了城中心的常庄市场。
下了车,六人就往常庄市场里走。常庄市场这以前是一个零散的集市,由于改革开放,其所在地逐渐成为了县城中心,自然也不可能让其继续的零散。在其集市旁,建立起了一个规模化的零售市场,这里主要就是卖服装与家居用品。
今天是周末,市场里面的逛街的人还是不少,几人在里面逛着。杨伟光目光一直在男款春装上,不断的看着。看着一家摊位的款式挺对自己口味的,就走了进去。
看到有顾客上门,服装老板很是热情:“小伙子,买上衣还是裤子啊,我这的款式都是新上的,材质也都是好布料。”
听着老板娘喋喋不休的介绍,杨伟光让老板娘给自己拿那一件看起来款式十分对自己胃口的卫衣。
说了自己的尺码,老板娘把衣服递到了杨伟光的手上。杨伟光拿着衣服直接试了起来,穿完衣服出来照着镜子,看着很满意,也让五人给自己参谋参谋。换上自己的衣服后,杨伟光仔细看起了这件卫衣,检查过后没有什么做工问题,与五人使了眼色,开始跟老板娘杀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