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她说的,你照做

这些事儿夏春桃是无暇八卦了,因为,言鸿找的两个先生来了,这就意味着学堂可以正式招生了。

一个先生是卸了任的老翰林,是言先生以前的同事,姓梅;另一个原先在其他书院教书,是与言先生关系很好的同年,姓方。

两位先生谈吐幽默,不是那类看不起农户的傲慢性子,也没有某些文人的酸腐气,果然,“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两位先生对夏春桃安排的宅院甚是满意,完全没想到,这偏僻的村子里,竟然建了个如此的规模的学堂。其实,叫学堂不太合适,叫书院差不多。

于是,几个先生在一起商量了一下,给夏春桃说,不如将学堂改名为“云溪书院”。

夏春桃一个半文盲,能有什么意见?她就是个干活的!

敲定了名字,立马张罗着安牌匾,接着写好招生告示,由章里长负责给十里八乡的里长们通知。

其他村里人也知道大溪村建了个学堂,但压根没觉得跟自家有啥关系。毕竟,肚子都吃不饱,哪有余钱让孩子读书?

几个里长聚在一起嘀咕,村里条件好的人家肯定愿意,大部分村民就……

章里长给他们解释,“咱们这个书院跟别家的不一样。来书院的孩子,都先跟着先生开蒙两年,两年一到,就进行考核。是读书那块料,自然接着读;不是读书的料,只要会读会写,就可以转去学做账房,学好了,直接到春桃的铺子里干活,马上就能赚钱嘞!”

几个里长面面相觑,“老章,这可是真的?”

章里长正色道:“那当然,这是春桃特别给我交待好的。春桃是啥人不用我说吧,那绝对言出必行!”

随后,章里长又指了指招生告示,“不过做账房这个,年龄上有要求,至少得十三岁才能去铺子干活,太小的不合适。”

“另外,如果两年开蒙下来,真是读书的好苗子,即便家里没钱供,春桃也会以自己的名义供好苗子们读书考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