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采用最保守的手段,相当于以货易货,中间增加了一道手续而已。
当这道手续获得商人们的认可,那粮票在商人们眼中,就等同于了货币价值。
认可粮票的人越多,粮票的货币价值就越坚挺。
北平行省的大宗商品,最后都采用粮票结算时,就能辐射到各行各业。
当其余省份和北平一样,进入煤炭时代时,煤炭成为硬通货,那么只要朱高炽控制了产煤区,和粮票挂钩后,也就成为了其余省份的通用货币。
产煤区在山西是一块,北平是一块,草原是一块,只要控制了这三个地区,就等于控制了全国煤炭业的市场定价权。
总之。
结合北平贸易情形,采取的最简陋的兑换方式,解决了商人们的后顾之忧,也就是信任的问题。
粮票事宜,朱高炽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人们没有了问题,很快达成一致,日后采用粮票结算方式。
钱柜设在北平府,取名粮票银行,暂时试推行一千石粮票,一百石粮票,十石粮票,对应五百两,五十两,五两。
根据这个制度,中华重工内部进行了改革。
成立了银仓,粮仓。
内部之间的运转,各厂全部使用粮票代替,例如焦炭炼制厂,收支一万两铜钱白银进入银仓,由粮票银行兑换两万石粮票。
最后递交给总部账房的,是结余下来的粮票。
北平府车站,一口气下发了价值十万石的粮票,也就是价值五万两银子的粮票。
十万石的粮票结算出去,要收到十万石的粮食,或者等价的白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结算方式,要对账房进行大改革。
而中华重工常年招收识字且能算账的人才,为此打下了根基,提供了足够的人才。
原来的账房改名为财务司,各厂各车站由财务司进行整改,设立财物部和财物室三级制度。
财务司司长一名,副司长三名,下设出纳部,稽核部,核算部,归纳部,预算控制部。
在各厂原来的账房,施行支入存分离,健全财政制度,统一总厂和分厂财政管理秩序。
粮票银行设行长一名,副行长一名,和中华重工财物司深化合作,互相交叉监督管理。
根据这次改革,也优化了各厂。
焦炭炼制厂,铁厂,蒸汽机工厂,大兴农具厂等,定位一级工厂,铁轨厂,化肥厂,玻璃厂等工厂,定位二级工厂,地方上的农具厂等,定位三级工厂。
统一了级别,定下十八级。
从周世丰三级,徐宁定五级,万三定六级,王仁定八级……到新杂工十八级。
整个中华重工,有了明确的职位等级划分。
各分厂的厂长等级也有了区别,谁的等级高一目了然,打通了上升渠道。
中华重工的银仓,粮仓,建立了护厂队,朱高炽任命了自己的侍卫统领,也就是李彪兼任护厂队队长。
护厂队人员五百人,从卫所中招募军户,从王府要了侍卫编制,给了五个百户名额。
李彪因此也被升为副千户。
既然提拔了李彪,朱棣也痛快的松口,朱能也从副千户提拔为了千户。
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