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辽王妃的意愿

正如陕西一样,无论是老十四肃王,还是老十六弟庆王,都得看老三晋王的眼色。

至于老二秦王,前些年犯的事,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至今还在努力表现,以求重新获得朱元璋的信任。

“此事最终要看京城,顺其自然吧。”郭铭指出关键所在。

“虽然如此,也不能充耳不闻,万一惹的四嫂不满才是不美,二哥亲自去一趟北平吧。”

“令王妃旨。”

郭铭起身拱手。

……

金州卫短短年余,从一所千户,满编到五所千户所,大部分来自南方。

指挥使孙岩除了忙碌卫所的事务,如何收拢人心也是他主要的工作方向。

作为一名老将,他有这个信心。

今日得空,让人去林场,招来了林场的王真。

孙岩以前是燕山中护卫千户,现在是金州卫指挥使,王真以前是燕山右护卫的百户,如今编制是右护卫千户。

两人虽然不是一个卫所,但是王真在孙岩面前,仍然以下属自居,不敢在老将孙岩面前招摇。

“林场最近发展的如何?”孙岩好奇的问道。

王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告知。

倭寇和金州水师之事,都需要孙岩照顾,否则林场不可能在孙岩眼皮子底下发展起来。

孙岩听闻露出满意的笑容。

老一派的人物,思想也老旧,他以燕王藩臣自居,视燕王为自家君主。

正是因为这些老派思想,也促进了朱元璋大手笔改王府制度,把王府二品左右相一撸到底的降为长史。

所以得知林场成果喜人,孙岩不但没有因为林场违规的做法而担忧,只为王府实力增加而高兴。

对于孙岩的态度,王真并不奇怪。

老一派人物多是如此,他自家的老爷子,也是这般做法,影响了不少子弟。

小主,

历史上燕王起兵,势单力薄,却能很快得各卫响应,就是有这个历史背景的原因。

那时早已致仕多年的孙岩千户,主动出山带领自家子弟投奔燕王,为王前驱奋力厮杀,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老夫不来辽东,自然也就不理辽东之事,可如今身为金州卫指挥使,那么辽东之事乃老夫分内之事。”

“辽王指望不上,而辽东形势复杂,朝鲜小国,敢占我天朝固地,实在是老夫无法忍受。”

“已经上言王爷,理应惩戒朝鲜。”

闻言,王真哭笑不得。

辽东之外的奴儿干,仍有蒙古人、女真人、吉里迷人、苦夷人、达斡尔人、乞列迷人,北山人等。

而朝鲜野心可不小。

朝鲜前身高丽,十余年前趁着元末明初的混乱形势,占据了不少的土地。

也就是朝鲜的平安道和咸镜道。

朝鲜还图谋奴儿干,要逼迫奴儿干各族归顺朝鲜,想要以此拓地千里,胃口委实不小。

明末的朝鲜像个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