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唯独大明可以走的道

解缙看报纸看得很慢。

但和别人不一样。

“咦。”

“这说法有点古怪。”解缙专门抽出这篇报纸。

“哗啦啦。”

桌旁的食盘被解缙推下了桌面,落在了地面上摔成了碎片。

“怎么了?”

解缙的兄弟听到动静,连忙进来屋中,看到屋内的样子,叹了口气,老弟从小如此,已经习以为常。

只是看着老弟的身影,兄长颇为担忧。

这哪里是读书啊。

谁家读书跟上战场拼命似的。

解缙已经忘形。

外界什么都影响不到他,他的兄长清理完地面,又悄悄走出去,关上了房门。

“原来还有这种道吗。”

中国自古是农业社会,以农为重,历代朝廷视为国之根基。

在耕地面积还能发展的时候,的确让中华文明不断的发展,人口不断的增加。

江淮,湖广,八闽之地。

再加上小冰河时期,这条道已经走到了头了。

所以才有了明朝的近两亿人口。

而到了清朝,因为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加上小冰河时期的结束,又有了近四亿人口。

也是后世早期。

制定的把人口集中到土地上,希望能带来更多的土地回报。

而在后世中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前,靠着优秀的组织力,发动了全民大生产运动,各地兴修水利沟渠,又让这个数字得到了突破。

最后一次进入工业社会前的耕地扩张,的确属于农业社会中,人定胜天。

“把七千万人口需要的粮食,用可以满足这个目标的人来加入农业生产,其余人口投入到其余方面”

小主,

“北平吸收计划之外的人口,就是用工业化发展的手段。”

“竟然是用结果来倒推生产力。”

解缙自言自语,不知不觉惊呆了。

市场化的工业社会,初期吸纳不了这么多人口,于是建立分配资源模式。

通过行政手段创造市场,这就把一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各个部件联合运转的大机器。

这就是倒推。

为了达成预定的目标,来倒推社会上的分工,然后分配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

解缙看穿了报纸上文字后面的深意,惊为天人。

这是人能想出来的。

解缙呆呆的看着手里的报纸,犹如看到不可思议存在的凡人,满脸的震撼。

这的确是人想出来的,正是中国模式。

在学西,学苏后,经历数次的失败,终于发展出的,和平环境下,不靠外部抢掠和战争,就获得空前成功的中国模式。

先民的伟大文明成果,因为三百年的被征服时期,全面落后于兴起的西方。

而后人的先烈们,通过百年的屈辱史,又开始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