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吹响的号角

好吃懒做,没有家庭责任感的女工,同样被人们看不起。

这是经济决定的。

当女性有了自己的工作,并且在社会中占比越高,那么才有了男女平等的基础。

男人不愿意跟自己的婆娘争。

工友们教了他很多道理。

跟婆娘在某些方面不要较真,直接说正事。

“趁我们现在还没有孩子,抓紧挣两年钱,等有了孩子后,你就不上班了。”

“我算过一笔账,贷款八十元,分十年还清,总共还不到八十七八元左右。”

“我们自己有二三十元,工作两年省吃俭用,你不上班了,我一个人还三十七八元,生活上不会有问题。”

女工心里羡慕老工人家里的楼房,可是听到最后自己不上班了,女工心里有些不愿意。

“你好好想想,房子迟早是要买的,不如早买早住进去。”男人的话,让女人有些动摇。

“等分配去了山西,房子有了,家里稳定了,如果你实在想上班,就把父母接过去。”

一代代的工人,那些老工人传下来的经验,男人听进去了不少。

北平不是所有的田都收走。

那些年龄大的,守着几亩田能吃饱肚子的老人,军户经济合作社并不强求。

同时中华重工还有短工,杂工等性子的活计,专门提供给年龄大的工人。

两夫妻还没有决定好。

整个北平的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

这是跑步钱进的社会。

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急速发展型社会,真正的遍地是金钱,遍地是机会。

“中华重工创办的时候,机会我错过了。”

“开平,大宁开发建设的时候,我又错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四省大开发,我不想再错过。”

每个阶层有每个阶层的需求。

北平布政司。

一名吏员和家里人商量后,辞去了自己的差事,开了一家布行,专门从事去南方采购布料,卖给本地成衣铺子。

什么土地矛盾。

一夜之间,被朱高炽发表的政告书,引起的巨大社会轰动给掩盖下去了。

以亿为单位的发开项目,谁还有心思去关注几百元,几千元,几十万元的土地项目?

六年下来。

北平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模式,那些聪明人都明白了该怎么做。

第一家咨询公司。

第一家担保公司。

第一家融资公司。

第一家股本公司。

……

太荒唐了。

一夜之间。

全国的商人跑来了北平,不只是大明的,连朝鲜人都来凑热闹了。

北平的中秋盛典即将开始,而全国的商人们跑来北平,让北平的百姓又感受到了一把,政告书上说的第三产业是个什么东西。

除了有特殊原因的,基本上各个商行的东家,收到了消息后皆赶来北平。

他们要仔细了解下细致的章程。

这个项目如何分工,如何施行,详细的计划是如何,会有延伸的项目。

大商行想要拿下大工程,小商行想要跟着喝汤,更多的创业者们想要搭上这趟史无前例的“列车”。

大商行有大商行的计划,小商行有小商行的计划。

在朱高炽发表的政告书的第三天。

合记随后就召开了合记全体东家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