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方孝孺的视死如归

“北方有许多卫所将领不满燕王父子,南方还能齐聚数十万大军,如今也有了几万水师。”

“李景隆因为移驻地的事,同样对燕世子不满,而且我们早就拉拢了他。”

“你们要做什么?”茹瑺瞪着方孝孺。

方孝孺摇了摇头:“我们绝对不做大逆不道之事,但是在圣人驾崩的那天,就是匡扶大义,扶持储君登基的那天。”

“难道茹公不支持储君吗?真的不在乎太子的恩情吗?”

“让我想想。”

“让我想想。”

茹瑺无力的说道。

“还是茹公怕死?不敢为大义献身?”方孝孺逼问,不给茹瑺回避的时间。

“公也可以去举报我们。”方孝孺坦然的说道:“为了国家大义,吾早已做好赴死的准备。”

“何必如此。”茹瑺试着劝说,缓和两边的局势。

“公应该去北方看看,民怨有多沸腾,南北一体,吾等如何能袖手旁观,更不会接受北平的分配模式。”

方孝孺坚定的说道。

土地是乡绅的命根子,失去了土地的乡绅,就不再是乡绅了。

“如果北平只是建工厂,此道我是支持的,但北平还有垄断土地,垄断粮食,威逼百姓们放弃自家的祖业,所有人被赶进去工厂,至读书人何地。”

“真要是让北平模式漫延到天下,以后偌大的天下,容不下读书人的一方书桌啊。”

“所有人都只能去工厂。”

方孝孺重重的说道,然后从袖口掏出一沓纸张递给了茹瑺,“这是我的门生从北平收集的详情,你真应该好好看看。”

“北平虽然没有取消科举,但实际上已经取消了科举,天下以后还有读书人种子吗。”

茹瑺打量着激动的方孝孺。

看不出他是为自己的利益,还是真的为了天下人的利益。

但是诚如方孝孺所言。

茹瑺看了手上纸张的内容,不难推断出北平乡绅所遭受的磨难。

他们请不到佃户。

他们田地的粮食再也卖不出价格,只能被低价收购。

而田地又不能荒废。

种种政策下,都是奔着收走大户人家的田去的。

南方。

多大地主。

而南方更多宗族。

不久,方孝孺离开了茹瑺的府上,消失在了街头,不知道又去了何处。

北平社会报在京城的分社,报纸的销量始终没有突破。

地上的乡绅们,正在流传一篇北方土地改革的详细介绍,家家的土地都在被军户经济合作社收走。

真相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

直到北平传来了巨大的轰动。

北平十亩田地以下者,免收田税。

“这是要杀大户,济平民啊。”

“我等何罪之有。”

“这是骗无知小民的手段,北平虽然对小民不再收田税,但是不允许小民的粮食私自交易,只能低价卖给粮点,左手换右手罢了,而且剥削的更过分。”

有聪明的乡绅骂道。

北平的好消息没有被掌握舆论的乡绅们告诉百姓,但是北平的坏消息,被他们一一告诉了百姓。

“北平就是喝人血的地方。”

乡绅向百姓们传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