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去后和我家夫君沟通一番,如果我家夫君能同意,我就来北平。”
马蓬瀛说道。
“既然如此,可以先参加技术司的评测。”
“还是等我和我家夫君商讨后吧。”
“我能理解您的顾虑。”学者解释道:“通过了技术司的评测,并不是一定要留在北平,无论日后您来不来北平,都不会有影响的。”
“而且获得北平学者称号后,还有一定的政治待遇,好处有许多。”
“谢谢。”马蓬瀛松了口气。
“不客气。”
大会组织社不但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场地,还提供了优越的居住环境和就餐环境。
同时送给了大剧院,歌剧院的门票。
只有一个宗旨。
服务好学者们。
马蓬瀛在空闲的时候,按照手里门票的日期,准备去看看北平大剧院的戏曲。
她这段时间结交的一些朋友们,都说北平大剧院值得去看看。
等离开了学术圈的氛围,她才发现北平的市井有些莫名的风气。
每个人的脸上,好像都有愤怒。
亦力把里的事情,在北平通过马行的盘子,闹得人人皆知,可谓是群情愤慨。
社会报这才主动透漏了亦力把里,铁道工程队被袭击的消息。
北平的百姓们受不了。
现在是北平百姓们自信心最强盛的时候。
自家的王爷要成为储君。
自家的经济模式正在推广北方。
许多百姓成为了工人,从工人成为熟练工人,一批又一批的支援各地,成为大小的管事。
新军立军以来,所面对的战争从来是势如破竹,无一合之敌。
他们踊跃的参加各项社会活动。
有许多的组织交流。
突然间知道了亦力把里的事情,他们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人们谈论着亦力把里的事情,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军队想打。
军工企业想打。
商人们更想打。
而地方的军户和民户们,他们的言论中同样是报复。
唯独棉花商人们不想打。
马蓬瀛对北平的印象再一次被震撼了。
这位妇人已经不年轻。
年幼时。
她是经历过兵荒马乱的,百姓们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