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低下头。
这是位心中有道的人。
但也正如徐增寿所言,如果圣人下旨易储,他又能如何呢。
“唉。”
良久,徐辉祖长叹一声。
……
“魏国公不可靠。”
滁州。
方孝孺否决了人们联络魏国公的提议。
“魏国公虽然和皇太孙殿下关系深厚,但是此人心思莫测,更对圣人忠心耿耿。”
“我和黄子澄商议过,不能联络魏国公。”
众人看向广威将军。
等着谢贵的主意。
谢贵其实对黄子澄和方孝孺的书生意气有些不满,两人的主意太过可笑,可偏偏皇太孙最信任二人。
竟然想着以舆论逼迫圣人,让圣人看清楚民意。
如此可笑。
事实上两人的确如此。
在未来建文元年,朱棣三个儿子被召入京,齐泰建议留下三个人当做人质,结果黄子澄力主放了回去。
徐辉祖得知后,都忍不住向朱允炆密奏留下三个外甥,结果还是被遣返回藩国。
谢贵觉得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
燕世子不是要南下么。
滁州是必经之路,趁着他没有防备,不管是用计还是下毒也好,直接谋害了他。
“圣人的身体到底好不好?”谢贵忍不住问道。
方孝孺愣了愣。
如此机密之事,怎么能当众问出呢。
“已经到了这一步,还在犹豫什么。”谢贵露出不满,心里有些后悔。
自己下注下早了。
当时真应该在想想,可谁知道皇太孙一系看起来庞大无比,其实是个绣花枕头。
如此巨大的力量,被几名书生弄到这般田地。
“当初你们就犹豫不定,因为圣人没有明言,导致你们心里一直抱着侥幸,说穿了就是怕事,不敢勇于付出。”
谢贵已经没有了以往的客气,说话越来越不好听。
方孝孺眼神不快。
到底是武夫,头脑简单。
不过见众人都望着自己,方孝孺无奈的说道:“黄子澄早就得到过准确的口信,圣人的龙体一直不大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听说年前圣人经常出宫。”有人怀疑。
“而且有见过圣人的官员说过,圣人的气色不错。”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方孝孺也没有了主意。
见状,谢贵内心更加的后悔。
早知道皇太孙身边的这些人如此无能,自己就不应该趟这趟浑水,如今可如何是好。
谢贵暗自想到,已经想要下这条船了。
谢贵事后悄悄问道:“北平有没有消息,燕世子何时出发?”
“说的是下个月十五号。”
“将军,我们怎么办?”
“先看看。”
谢贵盘算得失。
北平的军改谢贵是不满意的。
军户们倒是能世袭,但松开了限制,军户可以退出军籍,转换成民籍,不过要交出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