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清内心感叹。
李道信这厮倒有好机缘,有了与圣人的这番相处,岂不是有了层保障。
朱元璋吃饱了,满足的指点景清。
“北方工地的伙食,比这里更好。”
“不会吧?”景清不太信。
江淮地区有的人家每日吃三顿饭,而北方每日吃两顿饭,就伙房的伙食水平,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普通百姓的伙食。
“北方有大片的牧区,有金州的渔政,还有兴起的大片井制度,粮食的供求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都是新词。
字不新,但是因为北平模式的推广,人们把北平模式带来的东西称之为新开头。
看来圣人对北平模式很推崇。
景清心中明悟。
圣人有易储之心,并不是因为新军的强大,看来圣人很早就对北平有关注。
景清猜到了根由。
“可惜。”
朱元璋遗憾的说道:“应天府的铁道还没有通车,物资流通的成本太高。”
“否则不光工地上的伙食可以追上北方工地的伙食,新城区的修建速度和成本,也能成倍的降低。”
“漕运的成本应该不算高。”景清说道。
为何江淮地区经济好,因为江淮地区的河道发达,运输成本比北方要低。
“运河的运力限制大,而且运输成本高于铁道的,幸亏上海去年开了海运,否则成本还要更大。”
朱元璋倒不反对海运。
明朝的禁海与清朝的禁海是两回事。
明朝官方对外的贸易,以及与各国的往来,乃至通过海运向辽东运送物资等都没有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