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越来越正确

随后是安南。

历史上朱棣出征安南,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有炎热湿瘴。

士兵战死的少,病死的多,伤病让军队失去战斗力,也让士兵们无心留在安南。

当然。

真正的原因,是官员不行。

稳定的地方对于官员的素质低一些,像安南这样新收回的地区,必定需要精锐的官员。

军队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官员。

犹如朱棣打下安南的第十三个年头,到当地巡视的御史说了这样的话。

“我们永乐朝派往安南出任地方官的,都是两广、云南的举贡生,也就是说这些原本都是地方官里的‘孩子’,他们不懂得社会和人心,不熟悉大明律法,如此之官治理一方,怎么能治好呢?”

派遣这样初出茅庐的书生去安南当官,缺乏经验,能不出问题吗?

那么是朝廷无官可用吗?

还真无官可用。

军队断层,危害是巨大的,官员同样如此。

永乐朝,十分的缺乏官员阶梯。

打天下重要,治理天下同样重要。

因此虽然打下了安南,可因为缺少治理的人才,终归又失去了,所以朱高炽才重视人才,不只是军队的人才,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拉拢。

在大员的布局,就是预先的手段。

朱高炽向朱元璋继续说道:“有了治理病患的良药,那么士兵们就敢战斗,大员的食人族又算的了什么。”

长期的斗争中,必定会有伤亡。

因此这些拐卖妇女的人们,就去大员赎罪吧。

从京城周边开始清理,逐渐往外延伸,清查出数千余人,全部流放大员岛。

整个江淮两岸都安静了,那些名女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声称赞朝廷仁德。

大名鼎鼎的扬州瘦马,是多少人的血泪。

这并不是值得称赞的事情。

“铁。”

“铜。”

“金。”

“银。”

“砂。”

“麟角。”

“水银。”

“丹。”

“黄色。”

“水硫。”

……

《五行元素总表》,已经收录了三十九种元素。

朱高炽看着手里的技术报。

这才是值得自豪的事情,让人忍不住露出笑容。

虽然有些错误,但总是在发展不是么,不停的发展下去,《五行元素总表》就会越来越正确。

牛痘技术也已经成熟,开始从金州向外推广,还有就是痢疾的有效药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