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新时代的大幕

这就是收复安南的威力。

也是朱棣历史上为何要收复安南,配合七下西洋的布局之因,只是可惜因为安南的长期叛乱,并没有达成朱棣的目标,如今今非昔比。

“遵守大明的礼法,建立道学,子弟们都要读圣贤之道。”

朱棣再次重申了要求。

至于承袭的事情,已经是旧例,朱棣同样提醒了一遍。

刀线歹和车里宣慰使有矛盾。

两人吹胡子瞪眼,可见到朱棣的时候,皆老老实实的跪在下方,没有人敢冒头。

安南可是东南亚一霸。

数百年来,安南欺负别人的多,被别人欺负的少,如今在大明手里,不到两年就彻底归服,谁也不敢尝试大明的兵戈。

更有云南各地土兵在安南的战事。

经过一起作战,人心变得更齐不提,对于新军的战斗力,人人都看在眼里。

大明云南南部的土司,领地并不清晰,与南部各宣慰司都有过争夺,双方知根知底。

打胜仗是根本。

大明在安南的胜利,胜得如此干净利落,就是最大的底气。

“我等必然在领地内建立道学,子弟人人读书。”刀线歹恭敬的说道:“只是我们老挝宣慰司读书人少,还请朝廷派遣读书人来。”

朱棣笑道:“教书的先生,大明会派来的。”

不等宣慰使们答话,朱棣脸色一沉,“你们受封我大明,由我大明委任为宣慰使,对你们有大好处,你们内部充满了敌对部落和势力,仗着我大明的旗号,可以说是为非作歹。”

“从今日起,各宣慰使不得兴兵戈,如有内部部落叛乱,也必须禀明朝廷,获得朝廷同意,才能兴兵平叛。”

哪怕是老挝。

境内也不止有刀线歹一部。

只是刀线歹的实力最大,而且早早的派遣使者向大明称臣,因此给予回报,封他为老挝宣慰司。

和琉球王国是一样的道理。

琉球王国不提小的势力,主要有三大势力,分别是山北、中山、山南。

早在洪武五年,中山王最先入贡,向大明称臣,因此被封为琉球国王,获得了最大的好处。

洪武六年。

山北王和山南王一同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