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啧啧称奇的征途

朱棣抵达了纳林河。

虽然这些地区极西,大明甚至有慷他人之慨的嫌疑,可正因为对大明军队的信心,沙迷查干觉得,只要明军愿意支持自己,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朱棣的大军走的很慢,除了路途的艰难,主要是后勤的困难。

“帖木儿还东侵过?”

朱棣问道。

朱棣一脸的好奇,“既然选择东侵,以他的实力和能力,应该能吞并东察合台才对啊。”

张辅此人看上去书生气很重,还是北平学校的校长,建立过教育体系,对军士们一向仁爱,没想到却也这般的“狠心”。

传道师在帖木儿汗国的地位非常高。

“他的叔叔哈马儿丁自立为汗,大肆追捕前王室成员,同时对他本人可谓是极力关照,结果此人很早就有了异心,隐藏了黑的儿火者二十年之久,他叔叔一死,立马推出了黑的儿火者,控制当地政权,可见其野心藏得有多深,绝不是甘于人后的。”

朱高煦没有争辩。

令人奇怪的是,撒马尔罕都城被围,竟然没有几支像样的援兵来支援,让张辅等人大惊。

金忠想了想,回道:“东察合台都司,已经昭告天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给他,不过我们可以帮他立国,在中亚地区找一片土地,给他能带走的人口,封他为当地的国王。”

朱能很不好意思。

如今黑的儿火者死了,忽歹达也被大明俘虏,沙迷查干在自己的帐内,这些历史纷争也该烟消云散。 天蚕小说网

沙迷查干一脸的茫然。

亦力把里实在是太大了。

火门枪,乃至无数的箭矢。

有的人认了出来,人们这才慌张。

沙迷查干已经离开了朱棣,靠着自己的名头,到底也招揽了数百人,主动前往塔什干,联络本雅失里等人,响应大明的号召。

朱高炽对张辅刮目相看。

激战了一个时辰,张辅鸣金收兵。

威力不大,射程也不远,还不如明军带来的轻炮。

“当然,前提是沙迷查干王子自己有实力,否则大明能帮你稳定一时,却无法帮你稳定一世,大明也不会在那些地区派兵去驻扎。”

张辅的三万大军在阿克西一带,朱能的两万联军则在怕索尔一带,相隔数百里。

已经深入人心。

帖木儿造反的时候,当时他的势力还很弱小,对抗强大的黄金家族,不光极力拉拢传道师,还拉拢不少地方的势力,例如迷里忽辛。

谁管你的名号,手里的军队才是一切。

撒马尔罕都城上也有大炮。

金忠做足了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服了沙迷查干,明军也解决了亦力把里的不可控的因素,并且成立了西征联军,由朱能的左路大军带领。

“轰隆隆。”

大明既然把东察合台汗国改制为都司,就说明了一切。

大明洪武三十六年九月。

张辅的右路大军和王真的前锋合军,撒马尔罕不但是帖木儿汗国的都城,也就帖木儿的老家,多年来的积蓄,让此城非常的富裕。

“此计甚妙。”

难道大明不知道这些地区有多么富裕么,沙迷查干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这位不但是帖木儿的盟友,还是姻亲结盟的方式。

蒙古缺乏文化底蕴,人口也不足,面对强势的文明,导致需要拉拢当地的势力,主动或被迫归顺当地的文明,而不是像西方征服者那样,可以做到方方面面的征服。

朱棣感叹道。

亦力把里偌大的南部地区,才十余万人口,已经说明了一切。

几万骑兵势如破竹,战无不胜。

这还是哈密通了铁道,否则就不光是四千里地,而是近六千里地了。

而当下帖木儿的土地打的有多广,不光是帖木儿的胜利,也是传道师们的胜利,他们属于最支持帖木儿的宗教势力,两者互相成就。

以点带面,大明的影响力随之扩大。

朱棣摇了摇头,庙小妖风大,人口不足二十万的亦力把里,比起唐朝时期,人口可谓是十不存一,听了金忠的话语,方知道这片土地的战乱是有多严重。

朱能当然不会自大的认为是大明的影响力,经过和诸人的交谈,才明白了事实。

军令既下,一切从速。

见状。

整地地区的兵力又不多,围点打援,打谁?不过是皇帝陛下的安慰之言罢了,拿下此城才是最大的目的。

从北平到广东番禺,也才四五千里。

近十万后备军沿途设立兵站,保卫补给点,二十万的民夫,蚂蚁搬家的形势,把无数的物资搬运到俺的干,加上数十万的牲畜。

“正如陛下所见。”

“其中的关系很复杂,原东察合台汗国战乱太激烈,太长久,导致外人很难分清楚他们的情况。”

“还是等重炮来吧。”

此次作战的难度,越来越浮现出来。

既然如此,沙迷查干内心也接受了现实。

离撒马尔罕还有两百里,如果选择直扑此城,面对的战争必然不少,又会加剧军事物资的消耗,万一补给跟不上,将会是很大的麻烦。

张辅、朱高煦、王真等,率领四万大军,一路攻伐,经过达失干进入帖木儿汗国的势力范围,先攻破了几个部落,缴获了部分的物资。

张辅是总兵。

此人的诉求,朱棣心中明了,但朱棣无法答应此人,可此人的重要性很大,对于帖木儿的西征,还需要此人出力联络内外。

元气,总有耗光的那天。

主要是大明给的报酬,让沙迷查干无法拒绝。

张辅被吓了一跳。

真要是论起现在的威望,忽歹达家族比他们所谓的大汗家族更要大,因为这个家族在亦力把里的军队多,只不过已经被明军擒贼先擒王拿下。

“行军的速度太慢了,这样不行。”

“这”

王真看着高大的城池,不舍的说道。

“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当可立城。”

不光守军死了不少人,明军也死了不少人,在撤退的军令未下之前,所有人都是正面而亡!

“大明?”

真要是能拉起五千人,也不至于这么的落魄了。

“东察合台肯定是不能给你的。”金忠直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