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社稷与少年

朱高炽略过了徐增寿,眼光落到徐辉祖身上。

众人为之一静,皆感受到太子殿下有话要说,并且对象是徐辉祖,一旁的徐增寿,下意识的屏住呼吸,盼望的瞧着自己的大哥。

哪怕是抱着不为外界所动的徐辉祖,也感受到了一股沉意,情不自禁的打起精神。

“当年军户地位低下,就算朝廷重视,却也没有阻止这样的现象,乃至于民间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军户,生怕自己受到牵连,万一哪天朝廷需要,自家因此而被分成军户。”

“这是因为利益,毕竟军户要劳动,还要承担打仗,立国之初给予的优待,已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落后于社会,所以从北平开始,我大力提升军户的地位。”

“如今军户的地位升了上来,可对于军户的管理,也成为了江山最重要的国事之一,所以五军都督府很重要,关乎社稷之根本。”

众人的目光随之看向徐辉祖。

徐家果然底蕴深厚啊。

虽然皇后已经不在了,可徐家仍不能小觑。

不日。

徐辉祖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在京城各家派人登门祝贺徐家家主的时候,北平的报纸也减少了七妹的报道,他们母子的生活归于平静。

北平工农中学的学生们,在学校的组织下,来到先民墓区祭奠先烈们。

海棠书屋

墓区旁有一座道观。

十五岁的贺虎,早就没有了往日的调皮,重新回到学校后,经历过一次沉痛的打击,贺虎变得安静了,和以前桀骜不驯的外在判若两人。

当来到贺宽的墓前,班里的同学们忍不住看向贺虎。

不少同学的眼中露出鄙视。

如果不是他父亲的原因,贺虎早就被学校开除了,哪里有他重回学校的事情,加上前段时间报纸的舆论,那些以往和贺虎交好的朋友,也疏远了贺虎。

贺虎嘴角动了动,不知道说什么,只是低着头。

延薪宫道观负责墓区的维护,平日也有百姓来,墓区只提供牺牲士兵,以及出名学者等,不过也有不少人安葬在了家乡祖坟。

这在以往是没有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哪怕历史上未来的西方也还没有兴盛。

后世学者和科学家地位的提升的高度,并不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导国家和社会的,仍然是政治家们。

但是格外不同的是,随着社会交通的进步,总体社会产生力的发展,到来交流效率的提升,学者们有了自己的圈子。

圈子有弊端,但也有特殊的利处。

学术圈的兴盛,为学术的大发展提供了土壤。

这些并不主导权力的学术圈,促进了西方知识体系的大进步。

朱高炽从上至下的提升学者和发明家的地位,领先的社会待遇,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位。

墓区内竖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

这座纪念碑将墓区一分为二,地面铺设了石砖,提供人们行走,两旁留出了空地,种了一些花草,园林式的巧夺天工,与自然融为一体。

半个时辰的自由活动。

没有人愿意搭理贺虎,因此贺虎一个人在道观里行走,也不知道走到了何处,经过拐角处,看到正在树下打坐的老道士。

对方身上莫名的神奇,让贺虎停住了脚步,被惊动醒来的老道士,笑眯眯的看着贺虎,问他是学生吗,贺虎感觉到对方身上的祥和,主动上前介绍了自己。

最后贺虎坐在一旁的地上,盯着老道士,眼神里露出羡慕。

“我也想当道士。”

老道士没有搭理少年郎的胡言乱语。

“您这里收人吗?”

贺虎鼓起勇气问道。

老道士摇了摇头。

“我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