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时候,哪怕是长子是个草包,也得让他上。其他皇子,再有能耐,除非造反,否则也只能安安分分当地方王。
这不是对错问题,只是为了政权交接能平平稳稳。
可在朱标眼里,事儿没那么绝对。有些人才华横溢,能破例。
朱桂就是这样的人。
不让朱桂当皇帝,损失的不是朱桂,是大明朝!
可怎么让朱元璋转变观念,是个难题。
琢磨了一会,朱标有了主意:
“父皇,您刚才的意思,是不是觉得十三弟的本事还没到让其他藩王服气的地步,所以越过他们封十三弟,他们会不高兴?”
“但父皇您想过没有,万一十三弟的本事比那些藩王强很多呢?”
朱标一边出主意,额头上冷汗越冒越多,说话也越来越吃力。
朱元璋看得心疼,连忙拦住:“标儿,别说了,先休息会儿!”
“父皇!这事我得说完!”
朱标硬撑着,心想非得把这事儿解决了不可。
“好吧,那你讲,我听着。”
朱元璋看着朱标那股子热情,也不好打断,只好答应了。
朱标趁机接着说:
“人的能力强弱看不出来,但可以通过解决问题的手段来评判。以前父皇考核过藩王们,但多偏军事。要做个合格的储君,得啥都懂点。”
朱标不停地说,朱元璋也大概明白了意思。
朱元璋直接问:
“所以标儿的意思,是通过考核来选下一个储君?”
“对。”
朱标点头。
朱元璋表情有点古怪。
朱标这像是在安排后事啊!
他现在就是储君,却说要用考核选下一个储君,感觉他自己已经不行了。
“我不同意,这太胡闹了。”
朱元璋马上反对。
毕竟,大明朝的储君就在眼前,朱元璋可不想搞换储君的事。
朱标没直接反驳,提出了考核内容:
“儿臣打算让他们改革大明的钱币,谁的改革受百姓欢迎,谁就赢!”
一听说这考核,朱元璋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