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钦差到来

刘四端犹豫片刻,还是低声问道:“就是想问问你,想不想你三兄?”

三兄?

刘六符脸色大变,说道:“他在析津?”

“没有。”

刘四端摇摇头。

“那他在何处?”

“宋国。”

“他跑到宋国去了?”

刘六符惊讶不已,随后脸色微变道:“是他要你来找我的?”

刘四端说道:“只是派人送了一封家书过来,问一问家中的情况如何,问问我们兄弟起居是否无恙。”

刘六符默然片刻,说道:“三兄在宋国那边如何了?”

“还行,他逃到南边后,还去见了政制院的宰相,被安排到了太常寺做了个闲散官员。”

刘四端回答道:“他跟小妾生的子嗣也平安落地,取名叫思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六符苦笑道:“同昌公主大发雷霆,正四处找他呢。”

他说着又道:“也挺好,至少咱们昌平刘氏还有后人在宋国,若是辽国败了,也总好过刘氏没落。”

刘四端默然道:“六弟,你莫非真想一直跟着辽国走下去?眼下的形势谁都看得出来,宋国崛起势不可挡,我刘家,或许也该早做决断。”

刘六符皱起眉头,本能想呵斥,但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说道:“四兄的意思是?”

“陛下现在是什么想法?是打算和,还是继续打下去?”

刘四端问道。

刘六符的眉头就皱得更深了,他们刘家乃是燕四大家族之一,为昌平刘氏,从后晋时期就为辽国效力,已有近百年时间。

显然刘四端的意思是,或许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改换门庭了。

他原本是想说点什么,但又深思过后,又觉得或许这似乎也不算什么坏事,至少家族的利益可以保存。

事实上四大家族当中,玉田韩氏最先发迹。韩德让不仅成为辽国政治地位最高的大丞相兼齐国王,还被赐耶律姓,叫耶律隆运,纳入皇籍,成为第一个由汉人变成辽国契丹皇室贵族的存在。

而昌平刘氏以文学着称,多以科举出身,官至节度使或观察使等,其中刘六符的父亲刘慎行担任北府宰相,深受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器重。

所以四大家族论起排名,在辽国时期以玉田韩氏为首,昌平刘氏次之,医闾马氏和卢龙赵氏最末。历史上到金国和元朝时期,四大家族的地位就更加根深蒂固,世代都是北方权贵子弟。

这与他们家族代代有人才出没有太大的关系,完全就是因为五代十国开始,后晋建国就跟着后晋,石敬瑭当了儿皇帝,献出燕云十六州就跟着辽国,后来金国崛起就投降金国,蒙元崛起就投降蒙元,从未想过忠君爱国。

如果是以前辽国强盛的时候,刘六符一定会呵斥刘四端,因为这很有可能会给家族带来灾祸。但现在辽国江河日下,宋国崛起,那么改换门庭的事情,或许不是不可能了。

毕竟谁赢他们就帮谁,是自古不变的道理。

想到这里,刘六符沉吟片刻,才低声说道:“陛下遵循祖训,自是不能向敌人俯首。”

“噢。”

刘四端了然,就又问道:“那陛下是打算?”

“待时机成熟,陛下当诱敌深入,与宋军决一死战。”

刘六符轻声道。

“陛下果然非同一般,想来我大辽能百战百胜矣。”

刘四端说了一句,随后他与刘六符对视一眼,两兄弟忽然都笑了起来。

既然这棵树已经摇摇欲坠,那么也许该换一棵树了。

很快,十多日之后,宋军营帐内。

已经是十一月上旬,天气愈发的寒冷,大雨过后没多久就开始刮更加冷厉的北风。

幽燕地区往年这个时候有时会下大雪,事实上此时东北地区已经是被大雪覆盖,若非莽莽野山阻隔了北方的冷风,或许此时的幽燕同样如此。

雪虽未下,却万物枯寂。旷野之上茫茫一片褐黄色,良乡城池周边宋军已经越来越过分,直接把整座城池都包围起来。

范仲淹一大早的时候就巡视了几个营地,看到将士们都在按照他的吩咐,如一群地鼠一般不断地向良乡城掘土作业,就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主帅营帐内。

土木毕竟是个体力活,一个宋军士兵干一天也挖不了多少土,何况他们还要面对辽军的炮火骚扰,所以推进速度谈不上快,但同样也谈不上慢。

依照目前的速度,范仲淹估计再过个七八天时间,他就能把壕沟挖到距离良乡城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到时候他就能在壕沟里组装火炮,然后在壕沟里架起大炮,轰击良乡城的城门。

“相公。”

河北路转运使韦焕之跟着范仲淹视察了营地之后,回到营帐里,向范仲淹说道:“咱们的进度还是很快,相信要不了几天就能攻下良乡了。”

“嗯。”

范仲淹点点头道:“应该七八天后就足矣。”

韦焕之苦笑道:“就是感觉这样的打法也太慢了些,打个良乡怕是耗费了我们快一个月了,之后还有那么多城池,怕是要打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