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手指轻轻叩着案桌,目光,幽幽。
他抬起了头,看了眼左丘。
左丘立马躬身。
“左丘,你可还记得,朕之前,曾向你提起组建百骑司的事吗?”
“你觉得,百骑司于朕,可有帮助?”
李世民缓缓道。
------------
承天门外。
房玄龄,萧瑀,崔如渊和长孙无忌迎着春风,并肩朝前走。
崔如渊叹了口气,他现在心里有些乱,或许是岁数大了,脑子有点转不动了,这会竟有茫然。
“房公,萧公,赵公,你们说,陛下什么意思?”
“去年折腾了那么长时间,又是拟章程,又是大核算,好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可过了一个年,陛下怎么,对吐谷浑之事,显得不那么上心了?”
“难道,吐谷浑之事,就这么算了?”
“吐谷浑大相连定贺入朝进贡,就能把慕容顺带走?上个冬天吐谷浑对我陇右百姓杀伤抢掠之事,就能这么算了?”
崔如渊眉头紧皱,沉声道。
“怎么?崔公还想着战争?”房玄龄笑着问道。
崔如渊挥了下袖子:“自然不喜!可是,我户部做了这么多准备,去年所定下的章程全都废了大半,各道各州所用的财粮,都因吐谷浑之事,没有下放。”
“老夫真不知,是继续囤积于大仓,还是按照那些废除的章程行事,陛下,也不给一个准确的答案。”
“若是不打仗,便不能耽误了各地之事啊。”
崔如渊主要是因为这一点。
去年情况如此焦灼,不仅户部把今年所有派发的章程都暂时压下来了,就连去年的一些章程也都硬生生停止了不少,各地多余的钱粮,也都重新收回了中央。
现在,蓝田县的大仓,兰陵县的大仓,蒲州的大仓·······
都可以说是堆积如山,充盈无比。
可,户部终归不是守财奴,崔如渊深深知道,对于户部而言,一个空了的大仓,才是最安全的大仓。
这么多财粮都堆积于户部手中,若是出了什么乱子,户部难逃此咎,而只要按章程发出去,这责任,自也都转移到了下放的各方手中了。
和户部,再无干系。
但现在,这不上不下的感觉,让崔如渊很难受。